台積電資本支出7840億 比國家預算還多
台積電未來幾年製程領導地位明顯
根據南韓媒體《Business Korea》報導指出,台積電上週法說會宣布,2021年資本支出將達250億至280億美元,比2020年172億美元成長60%以上,也較市場預估的200億至220億美元高許多。台積電表示,這是抓住未來幾年成長機會的投資。因為台積電預估,平均年成長目標將從先前預測的5%~10%,提升至10%~15%,2020年第4季淨利年成長則達23%,到51億美元。
報導引用台積電的說法表示,2021年的相關資本支出,80%將用於3奈米、5奈米及7奈米等先進製程,10%用於先進封裝技術量產需求,10%用於特殊製程。對此,市場分析師表示,因為台積電的主要客戶,包括蘋果、AMD、NVIDIA和高通等都已經大幅增加了5奈米或5奈米製成以下的產品訂單。而這些訂單的大舉湧入,則使得台積電不得不進一步擴大資本投資,擴充相關產能,以因應當前的市場需求。
此外,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期另外的依樣原因就是要爭取英特爾外包訂單的青睞。市場分析師表示,根據先前《路透社》的報導,英特爾目前正計劃生產與繪圖晶片大廠NVIDIA競爭的DG2繪圖晶片,之前曾於台積電與三星兩家晶圓代工廠間選擇,目前預計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生產。
報導進一步指出,三星目前是僅次於台積電的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持續對系統半導體進行投資,目標是到2030年前約12兆韓圜,以期屆時在系統半導體業務中超車台積電,成為市場龍頭。而在2021年將投入的資本支出將是2020年投資金額的兩倍。不過,隨著台積電宣布增加2021年投資力道,市場預估三星對此將也將有更多的思考難題,也顯示其為三星晶圓代工事業所帶來的壓力。
台積電在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啟動雙首長制時代,接班的前半年發生電腦中毒,甚至是光阻劑異常事件,但台積電順利度過風波,甚至在後疫情時代更旺,從張忠謀退休當日至今,股價已經逼近翻倍。
張忠謀曾在受訪時提及,雙首長制接班團隊的制度形成,是他給台積電的最後一個禮物。張忠謀在2018年6月5日台積電股東常會後正式退休,交棒給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照張忠謀所述,董事長一職對口政府、社會,為公司最後決策者,總裁則是對企業、客戶,專注於研發、業務等,並對董事會報告。
兩人個性互補之外,15年來所培養的默契協助台積電持續成長,台積電資深副總蔣尚義、劉德音、魏哲家曾為共同營運長,當時還在6個月內輪調研發、生產及客戶3大重要單位,張忠謀相信兩人能替台積電再創高峰。
然而,台積電在張忠謀退休後並非一帆風順,2018年8月間發生電腦中毒事件,並在2019 年 1 月 19 日發現台灣廠區部分晶圓因一批光阻材料異常事件,導致當季認列相關損失61 億元,為電腦中毒事件損失金額的2.35 倍。張忠謀退休半年,接連發生重大事件,導致半導體資深分析師陸行之一度重批,甚至以「螺絲鬆了」要台積電更注意這些問題為何發生,甚至當時還傳出無法繼續供貨華為,可能導致台積電營運堪憂。
但隨著營運腳步漸穩,台積電自身的技術足以繼續供貨華為之下,2019年下半年公司業績開出紅盤,並在蘋果、華為兩大客戶加持下,7奈米製程產能滿載,甚至在年底超越晶圓代工領域競爭對手三星電子,拿下亞洲市值最高的企業寶座。
台積電股價在2020年初站穩300元大關,但隨之而來的新冠疫情衝擊台股,台積電股價也大幅修正,並在3月19日收盤價創下248元。不過,隨著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加持投資人信心,台積電隨後開出財報屢創歷史新高,就算大客戶華為遭到美方制裁,仍依靠5G時代在高效能運算(HPC)、AI以及車用晶片等等應用市場上需求強勁,加上蘋果首款自研Mac處理器M1,以及蘋果首款5G手機iPhone 12系列所帶動的換機潮下,台積電2020年業績表現續創新高。
台積電需求強到現有產能滿載,甚至有客戶想擴大產能都要排隊,最新公布的2021年資本支出上調為25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成長率高達45~62%,甚至在2020年至2025年的年複成長率為10~15%,擴大資本支出的同時,也消弭成本擴大對業績成長帶來的壓力。
在劉德音與魏哲家帶領下,台積電市值衝破10兆元關卡,更在日前超車美國股神巴菲特所掌管的波克夏,成為全球第十大公司,股價也從張忠謀退休當日的229元,截至19日收盤的627元,大漲將近400元,兩人接棒後也將近千日,台積電前景相當可期。
來源:中時、聯合報、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