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央行加碼打炒房 黃天牧助攻

央行加碼打炒房 黃天牧助攻

日前金管會宣布專案金檢剩2家銀行,中央銀行再下重手打炒房,與財政部合祭組合拳,狙擊囤房囤地的投機客,希望能抑制房價。無預警加重房市信用管制措施,鎖定「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持有多戶房貸」、「高價住宅」以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借款」四大類貸款,新設限制或下修最高貸款成數0.5至2成不等,今起實施。

央行加重打炒房 金管會專案金檢剩2家銀行

央行去年12月宣布第一波信用管制措施時,金管會當時也同步宣布,將啟動不動產專案金檢,針對不動產授信較多的10家銀行進行專案金檢。

金管會表示,目前不動產專案金檢的10家銀行中,已經檢查完8家、還有2家銀行未檢查完,配合央行第二波信用管制措施3月19日上路,剩下還沒檢查的2家銀行,將配合央行依照新的第二波信用管制措施重點進行檢查。

金管會也表示,央行第二波信用管制措施實施後,後續不管是不動產專案檢查與一般檢查,都會將央行新措施納入重點,以督導銀行強化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健全銀行業務經營及促進金融穩定。

不過,金管會強調這次著重在抽查風險較高的餘屋貸款、土建融貸款、投資客、豪宅貸款及不動產業授信等案件,不會影響一般民眾的房貸。

打炒房組合拳 央行加重房市信用管制

中央銀行昨(18)日召開首季理監事會議,無預警採取新一輪的房市信用管制,針對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持有多戶房貸、高價住宅以及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借款四大類貸款再祭緊箍咒,今天起實施,重拳狙擊囤房囤地投機客。

去年12月7日,央行召開臨時理事會宣布實施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昨日再度加碼打炒房力道;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考量因素有二,包括銀行不動產貸款增幅仍大,以及為避免過多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進一步控管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

楊金龍表示,此波房市管制措施修正重點有四:

首先,法人囤房及短期交易較為明顯,因此限制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不論是第一戶、第二戶,最高成數一律降至四成,且無寬限期。

楊金龍指出,內政部統計顯示,去年底全國法人擁有四戶以上住宅者占擁有住宅法人的11.96%,且合計擁有住宅數,占整體法人擁有數的73.55%;另外,法人短期交易頻繁,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率高達54.51%,為避免銀行房貸流向公司法人囤房炒作,應嚴格控管。

二,自然人持有多戶房貸,不利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風險控管,因此調整貸款成數限制,並對多戶房貸成數採差別管理。第三戶以上房貸,由先前的六成降為5.5成,同時新增第四戶以上房貸限貸五成規定,均無寬限期。

三,豪宅具帶動周邊房價的外溢效應,銀行承擔授信風險較高,調降最高貸款成數。對於無房貸或已有二戶以下一般房貸者,購置高價住宅的貸款成數由先前的六成縮至5.5成,已有三戶以上一般房貸者,購置高價住宅房貸成數由先前的六成降至四成,均無寬限期。

四,為協助工業區土地活化利用,增訂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規範,最高限貸5.5成。

蘇貞昌:不要把房屋當成商品炒作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對於買房屋炒作、炒房不以為然,要賺錢可以做各種生意,但千萬不要把房屋當成商品炒作,所以政府推動「房地合一2.0」修法,就是要防止短買短賣,不讓投資客有機會靠炒作賺取暴利。

蘇貞昌強調,政府推動房地合一稅修法,把期限延長是為了不要短買短賣,炒作賺取暴利,央行也對於購買第三間房以上,不在提供高成數貸款,就是希望能夠實現居住正義,讓大家都買得起房。

專家憂爛危樓排山倒海搞垮市場

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打炒房」已變成「草打房」,政府硬要重稅打房,迫使房價下來,最後不是房價轉嫁,害到消費者,就是市場糾紛四起,爛危樓排山倒海徹底搞垮市場。

他認為,限貸對於資金過剩的市場抑制力量不夠,市場不缺資金,政策嚐到的苦果是,房市將持續價量俱揚,央行又得擔心銀行體系的風險控管,不得不再降貸款成數,市場將不斷產生惡性循環。

第二,內政部實價登錄2.0深具意義,紅單燎作規範措施也正確,但中央有政策,地方政府欠缺稽核人力,象徵性的抽查,將漏洞百出,政府只想看到短期效果,就是房價要下來,問題是房價不是用來打的,急功就會產生反效果。

第三, 財政部在立委不斷質詢的壓力下,拿香跟拜,推出房地合一稅2.0修法,但房地合一2.0是毒藥非解藥,因為用稅制打房跌時會助跌,漲時必助漲,在房市正處景氣循環上升趨勢時,政府硬要加重稅法打房,迫使房價下來,最後只有兩種苦果。

第一,房價在賣方市場中被轉嫁,害到消費者,第二,政府不斷加碼迫使房價下來,市場受扭曲急崩,建材人工續揚的矛盾下,市場糾紛四起,爛危樓排山倒海徹底搞垮市場,這並非政府所願。

 

來源:聯合報、經濟日報、中時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