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內新聞 / 風評:台電沒錯啦 百年之後太陽能還是「緩不濟急」 全文網址: 風評:台電沒錯啦 百年之後太陽能還是「緩不濟急」

風評:台電沒錯啦 百年之後太陽能還是「緩不濟急」 全文網址: 風評:台電沒錯啦 百年之後太陽能還是「緩不濟急」

風傳媒
日前台灣太陽光電公會向馬總統陳情,並駁斥台電說太陽能發電「緩不濟急」的說法。其實,台電說得一點都沒錯,因為照台電現在的消極抵制加龜速作法,不僅現在是「緩不濟急」,百年之後還是「緩不濟急」啦。

日前台灣太陽光電公會向馬總統陳情,並駁斥台電說太陽能發電「緩不濟急」的說法。其實,台電說得一點都沒錯,因為照台電現在的消極抵制加龜速作法,不僅現在是「緩不濟急」,百年之後還是「緩不濟急」啦。

從民國98年,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上路,將近5年下來,成果乏善可陳,太陽能發電提供的發電量比重是小數點以下的數字。台灣作為全球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大國,產量高居全球第二,但產品幾乎全部出口,台灣人似乎對這個再生能源毫無興趣。

沒錯,從結果論看,裝設太陽能電池者少,當然代表民眾興趣缺缺。但會有此結果,坦白說,官僚單位的作為恐怕才是主因。中南部地方政府有意大力推動屋頂太陽能發電,但卻被營建署打回票;要申請安裝太陽能電池,一來成本仍高,二來─也是更重要的因素,申請者要面對台電接近刁難的繁複行政程序。

縱然是搞出一個名字嚇人的「陽光屋頂百萬座計劃」,但也看不到官僚單位真當一回事的認真推動。

如果政府願意認真推動太陽能發電,台灣確實有發展的條件。台灣擁有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太陽能產業供應鏈,日照足─特別是中南部的日照更遠高於標準。被視為推動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成功典範的德國,平均一年日照不超過1800小時,但台灣南部的日照有2300小時,同樣的太陽能發電裝置,裝在南部的發電量硬是能比德國高於近3成,豈曰不宜?

政府與台電一直強調再生能源技術不夠成熟、供應不穩定、太陽能發電成本高….,作為消極抵制推動再生能源的理由。看看國外的發展及台灣現況,或許某些再生能源技術尚不夠成熟、也未必適合台灣的條件,但太陽能卻可視為已成熟的技術,也適合台灣的條件。

如要談供電的穩定,再生能源確定有此問題,但如果再生能源的比重已超過2成多的德國,供電仍能維持穩定,顯然供電穩定的問題,不是台灣這個太陽能發電只有零點趴的國家該考慮的問題吧。

發電成本方面,台電以對屋頂收購價格的9元,強調太陽能發電的「高貴」,但實際上其真正的成本遠低於此,業者的估計大概在3元左右而已。更何況,全球太陽能產業經過近3年的競爭,價格不斷下降,發電效率則不斷提升。

某個角度而言,由台電負責推動太陽能發電,是角色衝突加利益衝突,台電明顯的非常「不來勁」。政府真要推廣太陽能發電,就換個更高階的單位負責吧;多年前台電就高唱太陽能發電「緩不濟急」,所以什麼事都沒作,幾年下來當然還是「緩不濟急」。但總該要有個像樣的開始吧?換個單位負責,簡化程序,提高誘因,除了多鼓勵民間「種電」外,政府也在公有地多多種電,5年之後,就沒有人會再說「緩不濟急」!

引用來源:風傳媒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