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兩國109年新生兒皆創新低,人口負成長問題提早到來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台灣2020年1月至11月總出生人口為14萬7702人,總死亡人口為15萬7948人,等於總人口減少了1萬246人。儘管12月數據尚未出爐,且年底出生人數通常會高於年度平均,但恐怕仍不足以彌補這1萬多人的差距。
國發會去年8月公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報告指出,台灣總人口已提前在108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人,並於109年1月出現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死亡交叉,人口將轉呈負成長。國家發展委員會表示,往年社會增加可達一萬多人,然2020年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遷徙這兩年恐呈現停滯甚至負值,再加上自然增加持續減少,「人口負成長趨勢將難以扭轉」。
而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的時間點,也從2026年提前至2025年,即該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20%。中央及地方政府莫不祭出各種生育及育兒津貼、生育給付和托育補助,其中又以桃園市三胞胎13萬5000元的生育獎勵金居冠,然至今成效有限,甚至被揭露產檢預算編列不足、給付金額低於一般健保給付。
至於鄰近的韓國,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2020年該國死亡人口為30.7萬人(去年同比上升3.1%),卻僅有27.5萬名嬰兒出生(去年同比下降10.65%),創下新低紀錄。2020年12月31日南韓總人口約為5100萬人,與去年相比減少2萬人,歷史上首次人口負成長拉響南韓警報,南韓內政部表示「必須盡快改革生育政策」。
2020年12月南韓總統文在寅以獎勵生育為主軸推出多項生育政策,包括2022年起給予每胎200萬韓圜(約新台幣5.2萬元,單位下同)產前補助,一歲前每名嬰兒每月能領30萬韓圜(約7800元),2025年後再加碼至每月50萬韓圜(約1.3萬元)。儘管如此,許多南韓民眾並不認為這能有效解決生育問題;而就如同台灣年輕人對房價高漲與生活的憂慮,台韓兩地的年輕人對生兒育女抱持打退堂鼓的態度。
此外《BBC》及《金融時報》報導,南韓的勞工政策與職場環境,不利有意養育子女的女性,許多女性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掙扎求存。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南韓文化研究者Hyun-joo Mo指出,面對如此困境,不少南韓女性乾脆拒絕「養兒育女、打理家務、工作賺錢」三頭燒的社會期待,不婚不生,卯足全力拚事業。里昂證券(CLSA)南韓研究主管Paul Choi表示,低生育率是年輕人對大環境的一種「抗議」,南韓政府必須讓公立學校的教育品質足以與私校競爭,降低父母教育支出壓力,並廣造社會住宅增加年輕人購屋機會。
無論在台灣或南韓,高齡及少子化除了在健康照護及退休金方面造成國家財政支出壓力,也導致勞力短缺、稅收減少等問題。而儘管兩國政府皆欲以育兒津貼鼓勵生育,在房價與養育成本居高不下、職場環境不利養育子女的情形下,政府還是需要想出其他政策解決即將到來的難題。
來源:中央社/信傳媒
引用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0301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