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社區不是夢!
陳婉寧 — 2012年02月11日順應資源條件 推動太陽能 拒絕核電
以色列目前的能源30%來自石油、70%來自煤炭。雖然太陽能使用尚未成一主流,但藉著思考如何化天然劣勢為優勢並且加以利用,以面對這些極端自然環境的考驗,則讓以色列許多地處沙漠地帶的集體農場(kibbutz)發展出以太陽能為特色的綠能產業、大學院校中針對太陽能利用的研究發展更是不遺餘力。
目前以色列國內並無核電廠,有核能研究站兩座,但不用作發電。車諾比核災餘悸猶存,加上考慮國土狹小未必承受得起核電風險,同時還需顧及其他鄰近國家的反應,種種因素已讓核電本身在以色列備受爭議。2007年能源部部長興起建造核電廠的念頭,最後也遭攔腰斬斷。
以色列國內的傳統能源既不多樣化也不豐產,石油需仰賴鄰近國家的供給,為了更大程度的能源獨立及自足,發展太陽能成了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以色列內太陽能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位於南部的Negev,全年氣候乾燥且多為沙漠地形,陽光強烈充足,具有發展太陽能的良好基礎。
簡介以色列太陽能發展歷史可以分成幾個階段:1950年代開始發展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及使用,解決國內能源短缺的困境;1960年代國內成功地推廣太陽能熱水器,並在銷售市場上有良好的客戶反應。1970年代正值石油危機,國內的太陽能熱水器使用率高達90%。1980年代,政府通過法案,規定建築物設計都需留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相關設計空間,家家戶戶都裝設太陽能熱水器,成了一不成文規定。
2008年,為了刺激民眾使用及裝設太陽能設備的意願、太陽能設備相關供應商的發展、以及電力公司調整配合太陽能電網的設計,以色列開始推廣政府電力收購制度(Feed-in Tariff, FIT),簡言之就是政府提供給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業者、團體或個人保證購回電價的價格,透過市場機制的誘因,讓客戶(家庭)和相關方能夠從使用及供給兩方面雙管齊下,最快速度地提高太陽能的使用及市佔率。
直到目前為止,以色列在太陽能使用上仍舊是世界翹楚,經過統計,太陽能佔以色列能源使用的25%,90%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為以色列節約了每年將近32萬立方米的石油使用。
太陽能設計 Kibbutz Lotan正流行
以Kibbutz Lotan來說,地處沙漠,一年四季都有好陽光的優勢,找到好方法利用太陽能能夠大幅減少電力開銷,同時在促進整體社區的環境意識、塑造社區形象及環境教育方面,也有加分作用。
觀光客或前來學習生態設計的賓客,一到Eco-campus及Eco-Tourism中心,就可看到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太陽能應用設計,居民區也普遍性地使用太陽能熱水器。Eco-campus整體區域的照明用電及洗浴用水都是使用太陽能設計,目前以色列一般的民生用電每度電約0.53NIS(約台幣4.2元),在導覽教學的過程中,先提供何謂一度電的概念、自家或個人每人每月使用多少度電、當我們了解自己用電需求量為多少的同時,就能夠去估算需要自行製造多少度電來使用。
基本上在Eco-campus的園區共有三間太陽能洗澡間、四間廁所、一個廚房、交誼廳和十間雙人宿舍,此區域的所有用電透過五塊太陽能光電板帶動作用。廚房有六個太陽能鍋爐,基本上拜沙漠地區強烈陽光所賜,太陽能鍋爐的使用率極高,只要是日照時間隨時都可以烹煮食物,使用太陽能鍋爐並無想像中的困難或不便,而且烹煮出來的食物還有暖洋洋的陽光風味。
Eco-Tourism center內的茶館和相關設施用電也是透過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在以色列南部,陽光真的是垂手可得的清潔能源,不多加利用實在可惜。
生活在這個太陽能使用率極高的社區,陽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會慢慢發覺生活的各種面向(洗澡、洗衣、吃飯、建築用料、交通出行、照明,小到大小便的生活瑣事)都可以找到永續使用的模式。
相比之下,生活在一種「能源價格便宜、生活資源只要用金錢就可以買到、餐桌上的食材只剩下到超級市場的距離」表象之下,人對生活和資源的敏感度越來越低 ( 或者越來越輕視 ),也就越容易磨損及缺乏從知識到實踐善用所有資源能源的決心。
太陽能作為產業的集體農場 誕生
2011年初,首個以太陽能產業為主體的集體農場誕生了。Kibbutz Ketura是第一個以太陽能作為產業的集體農場,也是第一個與太陽能公司合作的商業運營基地 。
此基地每年生產9兆瓦小時(GWH)的電力,並搭接上國家電網,提供附近區域用電。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將減少以色列125,000頓碳排放。
※ Kibbutz Ketura官方網站 http://www.ketura.org.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