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瑞典廢水泥廠生堆肥

瑞典廢水泥廠生堆肥

剛特.鮑利
瑞典出現一個取代掩埋場的方式,之後日本也採用。這種另類方法將廢棄物當成資源,有效地一次解決好幾個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未來領袖、在歐、美、亞、非四大洲推動零排放新研究的藍色經濟概念創始人剛特.鮑利,帶你瞭解如何讓「藍色」取代「綠色」,仿效自然循環的每個選擇,讓你成為最in的零浪費、更健康、愛地球的新公民。
我們每一個人每天我們從早餐的咖啡、午餐蔬果、到房屋油漆,不需要新科技、不用等待政府補貼,我們每個簡單的選擇,都可以啟動革命。

瑞典廢水泥廠生堆肥

 

以下這件事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被稱為城市固體廢棄物、也就是城市所產生的垃圾。城市如何處理垃圾?你可以將垃圾全部倒進掩埋場,或是進行焚燒。有些地方土地很寬廣,垃圾掩埋場離人們居住的地方比較遠。然而,全世界許多地方,例如地小人稠的日本,已經沒有空間興建更多的掩埋場。在瑞典出現一個取代掩埋場的方式,之後日本也採用。這種另類方法將廢棄物當成資源,有效地一次解決好幾個問題。

如同前面的例子,三個意想不到的夥伴攜手合作:當地的水泥廠、市府與林業。瑞典水泥廠被改建為廢棄物處理中心,抽離金屬、玻璃與塑膠製品,讓剩下的有機物質進行堆肥。結果,這個方法創造出非常多的堆肥,可滿足森林管理產業,一天將近三百噸的潛在需求。有些林業管理公司同意免費接收這些肥料,他們只需要負擔運輸費用而已。由於這些堆肥被發現能更快地產出優質纖維,林業公司甚至同意將他們創造出的部分利潤,回饋給水泥廠。安德斯.畢斯壯(Anders Bystrom)從草創階段就帶領公司,一路到發展為全面性的合作。城市的廢棄物因而減少了五十五%,進而延長了掩埋場的壽命。森林產業由於能夠更快地種植出更多樹木,得到競爭優勢;水泥廠則在不污染空氣的狀況下,重新獲利;因為工廠關閉而失業的工人,也因此重新獲得就業機會。談判桌上看似三個不可能合作的夥伴,竟然可以團結起來,打造出一個全新可行的商業模式。

日本人觀察到這個創新方法,利用創意使用舊水泥工廠,創造利潤。從二○○二年起,東京外圍的日高市(Hidaka)是日本第一個不淘汰掩埋場與焚化爐的城市。當地的太平洋水泥集團(Taiheiyo Cement)利用廢棄的水泥爐,在發酵過程中回收廢棄物,將垃圾轉換成燃料。重新利用水泥爐,將會產生熱能的廢棄物丟到水泥爐中,不需要負擔額外的運輸費用,同時也消除了一天二十噸煤炭的需求,降低具有破壞性的甲烷排放量。這個商業模式讓日高市居民省下稅務支出,水泥廠有新的收入,並從二氧化碳排放權中獲取額外收入。這樣的科技組合十分有趣,使得來自愛爾蘭的私人投資公司奧斯特科技(Oyster Technologies),從大股東斯坎迪亞公司(Skandia)手中買下了整個事業,並將該公司私有化變成貝德敏尼斯特公司(Bedminister)。誰會想到一座老舊髒亂的水泥廠,能對城市的清潔工作做出貢獻?而我們只需要做些微修改,這個模式就可以在世界各地輕鬆地複製。

自然界沒有浪費這件事

 

我們必須讓思考跳躍,進入生物學的世界。自然界不會浪費任何東西,對某種生物是廢物的東西,可能是另一種生物的食物。生物學家將生命分成五大界:原核生物界(細菌)、原生生物界(藻類)、菌物界、植物界與動物界。這些巧妙的系統重複使用所有東西,其轉換速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被某個物種視為是廢棄物的東西,對另一個物種來說可能是養分或是能量。

這些關係的數量在自然界中似乎有增不減,既有的關係也更細膩、更有效率,可以用更少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東西,並且一直在拓展新連結,時時刻刻在追尋進步。每個領域都有其特殊角色與責任,每個物種在特定的生物界中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特殊位置,對獨特的物理、化學與生物學作用,有獨到掌控力。不過,這些特殊位置並非獨善其身,反而是奠基於對相關物種都有意義的連結上,有著被精心設計過的相互依存關係。但這些關係是如何誕生?是誰最先發現這些看起來毫無關聯的現象之間的連結?這些物種聚落有其個體性,卻又形成完美的關聯網絡,演化成自然系統的組合,將混沌不明的東西轉換成結構、生命、價值與自給自足的狀態。在某些情況中,這些系統受惠於豐沛的能量與物質的供給,代表他們將這些供給轉化成維繫生存所需的效率之高,故可得出以下結論:每個物種都活在資源充足的狀態中,許多甚至是明顯過多的狀態。轉換過程的確需要能量,但是來自外太空的能量是如此地充沛,而每個物種為了自我生存所需的能量又是如此地少,因此,能量處於供過於求的情況。任何多餘的能量似乎都推動了對更多關係的追求。還記得斑馬條紋的降溫作用、白蟻巢穴的空調效果與鱒魚逃離危險的方式嗎?所以,如果在地球上演化至今的這個自然系統,不會浪費來自外太空的能量,那麼我們必須再問一次:「到底這些能量跑到哪裡去了?」這些流入的能量並未被利用在物質轉換成生命的過程與維繫中,而是不知怎麼地被利用,這樣的說法似乎顯得很合邏輯。這些龐大的能量流被吸收、累積且儲存起來。地理學家幫助我們了解山脈與河谷形成所需要的龐大能量,而山脈河谷還在持續被侵蝕與形成中。而崇山峻嶺的出現、完整大陸的形成與創造出深海的地質板塊運動,應該都需要大量的能量。

宇宙從一、兩百億年前出現以來,人們接收到的能量究竟有多少?從渾沌不明中創造出這些結構,這一切如何持續共同演化到更精確且有效的地步?這些能量被轉換成物質,而這些物質的總量又被轉換成更有結構的物質。簡單的原子與其他原子結合,組成複雜的分子。跟蛋白質相比,鹽是相對簡單的分子,但鹽也是由一串很長的原子鏈所組成。在此同時,更多能量的流入能拆毀既有結構,並再將它們重建為對其他物種有用的元素。

引用來源:聯合新聞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