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緊縮政策有悖經濟常識

緊縮政策有悖經濟常識

保羅•克魯格曼
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4年多時間,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仍極不景氣,這一切太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30年代了。原因很簡單:如今我們遵循的思想,正是指導那十年裡各項政策的思想。自那以後,這些思想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在危機的起因、性質和適宜的應對方法方面都存在嚴重錯誤。

 

作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理查德•萊亞德
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4年多時間,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仍極不景氣,這一切太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30年代了。原因很簡單:如今我們遵循的思想,正是指導那十年裡各項政策的思想。自那以後,這些思想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在危機的起因、性質和適宜的應對方法方面都存在嚴重錯誤。
這些思想已在公眾觀念中扎根,正為許多國家的過度財政緊縮政策提供著支持。因此,如今主流經濟學家向公眾糾正這些思想的時機已經成熟,我們要提供一份對眼下問題更加實事求是的分析。
首先說危機的起因。許多政策制定者堅稱,危機是由政府不負責任地發行公債引起的。這個結論在大部分情況下不符合事實,只有希臘等少數幾個例外。其實,造成危機的原因是私人部門過度借貸,包括銀行過度杠桿化。泡沫的破裂導致經濟產出大幅下滑,致使稅收收入大幅減少。如今政府的赤字問題是危機的結果,而非原因。
其次說危機的性質。房地產泡沫在大西洋兩岸破裂時,私人部門許多領域紛紛削減開支,試圖償還舊債。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反應是合理的,但事實證明,從整體來看,這種反應是適得其反的,因為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支出的急劇減少導致了經濟蕭條,而經濟蕭條惡化了公共債務問題。
再來說合理的應對之道。私人部門集體努力削減開支的時候,公共政策應起到平衡這種影響的作用,努力維持一定水平的支出。最起碼,我們不應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或大幅提高針對普通人的稅率,這兩種舉措會令情形更加惡化。
最後說說我們犯了什麽重大錯誤。危機急劇爆發後的最初階段,我們的反應是正確的,隨後,我們的政策走上了歧途——開始專註於政府赤字,辯稱公共部門應與私人部門一道努力減少債務。財政政策不僅沒有起到平衡的作用,反而最終跟私人部門一起削減開支,加劇了對經濟的抑製作用。
如果危機的情形不那麽嚴重,我們或許能通過貨幣政策進行補救。但在利率已經接近於零的情況下,單憑貨幣政策無法輓救局面(盡管它本應竭盡全力)。當然,我們必須制定減少政府赤字的中期計劃。但如果太急於在較近期內實施這樣的計劃,很可能弄巧成拙,因為這可能導致經濟復蘇流產。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降低失業率,以防止失業變得過於普遍,從而加大經濟復蘇和未來減少赤字的難度。
現行方法的支持者們會如何反駁我們的觀點呢?他們一般用兩條理由來反駁。
第一條:信心。他們說,政府赤字將導致利率升高,從而阻止經濟復蘇。相反,緊縮將增強人們的信心,促進經濟復蘇。
但這條理由缺乏證據支持。在央行正常發揮職能的所有主要國家,盡管赤字高企,利率卻處於前所未有的低位。高利率的情況僅出現在一些歐元區國家,因為歐洲央行(ECB)無權做這些國家政府的最後貸款人。在其他地方,央行永遠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為赤字提供資金,使債券市場不受影響。
並無相關實例證明削減預算可以增加經濟活躍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了不同國家的173個削減預算的例子後發現,在這些例子中,削減預算無一例外地導致了經濟收縮。當下的情況也是如此:那些預算削減幅度最大的國家,也出現了幅度最大的產出下滑。
事實上,如我們所見,削減預算並不能提振企業信心。企業只有在預見到存在足夠多具備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時,才會增加投資。緊縮政策抑制投資。
第二條理由:結構。反對擴大需求的第二條理由是,限制產出的實際上是供給方面的因素——結構性不平衡。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麽在我們的經濟中,至少應該有部分領域和工作崗位是在開足馬力的。但在大多數國家,情況並非如此。因此,問題一定是支出與需求的普遍不足。
在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人們也曾同樣用結構性理由反對積極的支出政策。但在1940年至1942年之間,隨著支出的增加,產出提高了20%。因此,上世紀30年代的問題如今日一樣,是需求不足,而非供給不足。
因為指導思想錯誤,許多西方政策制定者正在令他們的人民遭受巨大的痛苦。但這些人關於如何應對衰退所持有的觀點,是上世紀30年代金融災難後被幾乎所有經濟學家所否定的。可悲的是,近年來,這些老思想又捲土重來。
最好的政策將因國家而異,並且需要經過辯論。但前提是,這些政策必須首先對問題有正確的分析。因此,我們必須敦促所有經濟學家和其他支持發出這份“經濟常識宣言”的人,在網絡上簽名錶示支持,公開呼籲各國改進危機應對方法。如果所有人明知錯誤的存在,卻不發一言,整個世界都會遭殃。
本文作者分別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教授。
譯者/吳蔚

緊縮政策有悖經濟常識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理查德•萊亞德 字號 最大 較大 默認 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對照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騰訊微博新浪微博   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有4年多時間,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仍極不景氣,這一切太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30年代了。原因很簡單:如今我們遵循的思想,正是指導那十年裡各項政策的思想。自那以後,這些思想已被證明是錯誤的,在危機的起因、性質和適宜的應對方法方面都存在嚴重錯誤。
這些思想已在公眾觀念中扎根,正為許多國家的過度財政緊縮政策提供著支持。因此,如今主流經濟學家向公眾糾正這些思想的時機已經成熟,我們要提供一份對眼下問題更加實事求是的分析。
首先說危機的起因。許多政策制定者堅稱,危機是由政府不負責任地發行公債引起的。這個結論在大部分情況下不符合事實,只有希臘等少數幾個例外。其實,造成危機的原因是私人部門過度借貸,包括銀行過度杠桿化。泡沫的破裂導致經濟產出大幅下滑,致使稅收收入大幅減少。如今政府的赤字問題是危機的結果,而非原因。
其次說危機的性質。房地產泡沫在大西洋兩岸破裂時,私人部門許多領域紛紛削減開支,試圖償還舊債。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種反應是合理的,但事實證明,從整體來看,這種反應是適得其反的,因為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支出的急劇減少導致了經濟蕭條,而經濟蕭條惡化了公共債務問題。
再來說合理的應對之道。私人部門集體努力削減開支的時候,公共政策應起到平衡這種影響的作用,努力維持一定水平的支出。最起碼,我們不應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或大幅提高針對普通人的稅率,這兩種舉措會令情形更加惡化。
最後說說我們犯了什麽重大錯誤。危機急劇爆發後的最初階段,我們的反應是正確的,隨後,我們的政策走上了歧途——開始專註於政府赤字,辯稱公共部門應與私人部門一道努力減少債務。財政政策不僅沒有起到平衡的作用,反而最終跟私人部門一起削減開支,加劇了對經濟的抑製作用。
如果危機的情形不那麽嚴重,我們或許能通過貨幣政策進行補救。但在利率已經接近於零的情況下,單憑貨幣政策無法輓救局面(盡管它本應竭盡全力)。當然,我們必須制定減少政府赤字的中期計劃。但如果太急於在較近期內實施這樣的計劃,很可能弄巧成拙,因為這可能導致經濟復蘇流產。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降低失業率,以防止失業變得過於普遍,從而加大經濟復蘇和未來減少赤字的難度。
現行方法的支持者們會如何反駁我們的觀點呢?他們一般用兩條理由來反駁。
第一條:信心。他們說,政府赤字將導致利率升高,從而阻止經濟復蘇。相反,緊縮將增強人們的信心,促進經濟復蘇。
但這條理由缺乏證據支持。在央行正常發揮職能的所有主要國家,盡管赤字高企,利率卻處於前所未有的低位。高利率的情況僅出現在一些歐元區國家,因為歐洲央行(ECB)無權做這些國家政府的最後貸款人。在其他地方,央行永遠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為赤字提供資金,使債券市場不受影響。
並無相關實例證明削減預算可以增加經濟活躍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了不同國家的173個削減預算的例子後發現,在這些例子中,削減預算無一例外地導致了經濟收縮。當下的情況也是如此:那些預算削減幅度最大的國家,也出現了幅度最大的產出下滑。
事實上,如我們所見,削減預算並不能提振企業信心。企業只有在預見到存在足夠多具備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時,才會增加投資。緊縮政策抑制投資。
第二條理由:結構。反對擴大需求的第二條理由是,限制產出的實際上是供給方面的因素——結構性不平衡。然而,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麽在我們的經濟中,至少應該有部分領域和工作崗位是在開足馬力的。但在大多數國家,情況並非如此。因此,問題一定是支出與需求的普遍不足。
在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人們也曾同樣用結構性理由反對積極的支出政策。但在1940年至1942年之間,隨著支出的增加,產出提高了20%。因此,上世紀30年代的問題如今日一樣,是需求不足,而非供給不足。
因為指導思想錯誤,許多西方政策制定者正在令他們的人民遭受巨大的痛苦。但這些人關於如何應對衰退所持有的觀點,是上世紀30年代金融災難後被幾乎所有經濟學家所否定的。可悲的是,近年來,這些老思想又捲土重來。
最好的政策將因國家而異,並且需要經過辯論。但前提是,這些政策必須首先對問題有正確的分析。因此,我們必須敦促所有經濟學家和其他支持發出這份“經濟常識宣言”的人,在網絡上簽名錶示支持,公開呼籲各國改進危機應對方法。如果所有人明知錯誤的存在,卻不發一言,整個世界都會遭殃。
本文作者分別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教授。
譯者/吳蔚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