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余永定:人民幣路線圖存在缺失

余永定:人民幣路線圖存在缺失

羅伯特•庫克森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實質是資本項目自由化的過程,由於此次金融危機和中國的“大規模”失衡,中國政府應“謹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應首先做好國內的事情”。


不要相信有關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肆宣傳。這是中國政府顧問余永定發出的信息。

在最近一篇論文中,他給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和匯豐銀行(HSBC)等銀行的遠大預期潑了一盆冷水。這些銀行預測,人民幣將迅速變成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一種重要貨幣。

余永定表示,中國政府的人民幣國際化計劃“存在很多環節缺失和一廂情願的問題”。中國不僅缺乏將人民幣變成一種國際貨幣的合理途徑,而且目前很多錶面上的成功都是一種假象。

過去3年,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一路飆升。2011年,通過香港進行的人民幣結算跨境貿易規模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合3000億美元)。

余永定強調了結算貨幣(用於支付的貨幣)和計價貨幣(交易中用來標價的貨幣)之間的微妙區別。認為如果用人民幣結算就會用人民幣計價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他表示,盡管很多進口商用人民幣結算,但多數進口商仍使用美元作為計價貨幣,其中的“真正動機”是利用套匯的機會。

這可真是有沖擊力的觀點。中國企業一直借助人民幣貿易結算機制,來利用在岸和離岸貨幣市場的價差獲利。該機制允許他們將人民幣轉到香港,以比內地更低的匯率購買美元。盡管這種套利活動的規模沒有任何官方數據,但余永定認為規模巨大。

“由此得出下列結論不是不合理的:以進口結算的名義使用的大量人民幣實際上被用來在(離岸)市場購買美元,實際上,進口仍以美元結算。”

這都關繫到過去。余永定還對未來感到擔憂,他認為,中國政府未能考慮清楚,人民幣應通過怎樣的過程發揮更大的全球作用。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線圖沒有提及任何有關利率自由化和匯率浮動的必要性問題。”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實質是資本項目自由化的過程,由於此次金融危機和中國的“大規模”失衡,中國政府應“謹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應首先做好國內的事情”。

只有當改革“出現重要突破”時,人民幣國際化才能取得“實質進展”。實際上,盡管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動靜很大,但中國一直不那麽樂意推動資本項目自由化和國內市場改革。余永定的話很有道理,問題是中國政府是不是在聽。

譯者/梁艷裳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