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學者曾就北京應否放棄不結盟外交政策展開辯論,倫敦《金融時報》日前根據部分中國學者的論點,以今年7月間東協外長會議未就南海爭端達成共識為例,認定北京擔心日後受到東協的孤立,或將放棄長期以來的不結盟政策。
北京從冷戰時代奉行至今未變的不結盟政策,有其歷史成因與時空背景。1960年代中國從中蘇結盟的痛苦經驗中出走,為避免捲入美蘇兩超強的爭霸漩渦,開始強調基於和平共存五項原則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1982年8月,中共12大正式確立該項政策,北京始終遵循鄧小平揭示的「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外交路線。去年9月公布的《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仍持續主張「中國在和平共存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全球國家友好合作,不與任何國家或集團結盟」。
不過,中國綜合國力已大幅提升,無論就保護國際貿易利益或確保能源、糧食等物資的供應無虞與運輸安全,更關鍵因素是美國針對性的亞太戰略布局,使得中國的外部環境與對應作為高度複雜化,因而激發了學界重新檢視北京不結盟政策的主張。不過,目前大陸內部對於應否放棄不結盟政策的看法仍然分歧,且論辯多局限在智庫學者之間,未必全盤反映北京官方的立場。
主張中國外交政策應隨著國力增強做調整的學者,多半基於對「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惡化」、「北京亟需盟國支持捍衛中國核心利益」、「不結盟政策會驅使美國肆無忌憚地圍堵中國」等問題的憂慮,據此認定北京應建構包括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在內的「泛歐亞集體防衛聯盟」。
支持北京應繼續遵循不結盟政策的一派,則於「軍事聯盟是冷戰時期產物」、「美國對外結盟的失敗案例」、「結盟會增加國家間衝突的風險」或「外交獨立自主可免受他國牽制」的現實經驗,認為北京面對美國戰略東移必須冷靜應對,持續密切關注,現階段不需要自亂陣腳。
西方媒體對中國動向往往習於捕風捉影或擴大渲染。進一步深入觀察近年來中國的外交實務,短期內北京應不致於改變傳統的不結盟政策,只是外交手腕更趨於務實與圓融。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所謂黃金十年,中國對周邊地區外交強調「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及「睦鄰、安鄰、富鄰」,事實也證明了此一政策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安全的周邊環境,目前美國在東亞雖蓄意集結反中國勢力,但未到逼使北京放棄不結盟政策的地步。
中美關係雖然潛藏爆發衝突的風險,卻尚未重回冷戰時代美蘇對抗之途。去年元月間,胡錦濤訪美並與歐巴馬總統達成中美建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今年2月習近平訪問華府,中美再度重申雙邊關係不因美國戰略調整而改變,顯示北京與華府都認知到,東亞和平與安定繫於中美和諧與合作,北京此時應無改變不結盟政策的理由。
再者,最可能締結軍事聯盟關係的中俄兩國,受到歷史記憶、地緣戰略與文化認同等因素影響,雙邊政治互信長期難以提升。中國經濟崛起帶給俄國人的失落感,或讓北京認為,中俄目前只要維持準軍事結盟的態勢,即足以在全球與區域事務上牽制美國動向,無需再提升「上海合作組織」為軍事聯盟。
近年來,中國雖已不再強調「無所作為」的外交政策,但強化對周邊事務影響力的同時,仍然重申多邊主義與多極國際格局、堅守傳統的不結盟政策,「避免樹大招風」顯然還是北京外交行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