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建議值得聽取
英國《金融時報》 — 2012年10月18日
IMF沒有改變論調,並不意味著不需要聽取它的意見。歐元區尤其應該重視拉加德和布蘭查德關於建立銀行業聯盟的建議,以及讓歐元區的財政理念變得更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建議。歐元區外圍國家過於倉促地實施財政緊縮,加上核心國家不及時採取平衡措施,傷害的不僅僅是歐洲,還有整個全球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圍繞如何再度刺激經濟復蘇,各國內部和國際上正上演激烈討論,在此之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逐漸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經濟政策裁判。當IMF總裁克裡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本周警告緊縮措施可能已經過度時,這勢必要引起反響。
拉加德以及IMF其他技術官員的言論應該得到深思,而不是不假思索的抨擊。原因不僅僅是不存在IMF永遠正確這樣的教條:與其他多數預測者一樣,IMF最終對經濟復蘇力度的預測過於樂觀了。另一個原因還在於IMF傳達的信息與它一段時間以來的說法一致,而不是相反。
拉加德重復了她之前給出的建議,本報也同意她的觀點。各國應該堅持減赤政策,但不應當盲目追求名義上的目標。由於經濟放緩程度比預期嚴重,減赤結果可能偏離目標,但政策方向不應改變,同時也不應為追趕這些目標,出台更多的減赤措施。那些在財政上有喘息空間的國家應該避免額外減赤措施,而那些財政緊張的國家也須在適當領域減赤。特別是,我們應該答應希臘的要求,再多給它兩年時間。在英國,如果增長前景沒有進一步惡化,必須在實施進一步貨幣刺激以及改善徵稅目標和公共支出流向之後,才能出台財政寬松措施。
IMF對“財政乘數”(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的最新估計,正引發諸多解讀。IMF發現,財政乘數在過去幾年高於前幾十年——不過這個分析有些過於粗略了。負責該分析報告的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將此歸因於許多國家同時減赤累積的破壞效應,以及隨著常規政策走到盡頭,貨幣寬松政策力度不足的結果。這也與過去和當前的建議一致。看到IMF給出的新數字就以為有必要實施財政刺激是錯誤的,布蘭查德本人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就著重強調了這一點。
IMF沒有改變論調,並不意味著不需要聽取它的意見。歐元區尤其應該重視拉加德和布蘭查德關於建立銀行業聯盟的建議,以及讓歐元區的財政理念變得更有利於經濟增長的建議。歐元區外圍國家過於倉促地實施財政緊縮,加上核心國家不及時採取平衡措施,傷害的不僅僅是歐洲,還有整個全球經濟。
譯者/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