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中國在危機中如何自處?
劉波 — 2012年11月07日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深化,美國和歐洲都實施了一定程度的量化寬松或“準量化寬松”政策,即美國的QE3和歐洲央行宣佈的“直接貨幣交易”計劃。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同時又大量購買美元資產的中國如何自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余永定在FT中文網2012年度高峰論壇上給出了他的解答。
余永定表示,首先的判斷是,本次金融危機的實質是一場債務危機,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國家消費過度,儲蓄不足,造成了長期的債務問題,即“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都期望西方國家拿出解決債務危機的辦法,但現在很失望,因為沒有看到它們拿出了什麽有效辦法。通常情況下,解決還債問題有幾種方法:一是通過經濟增長;,二是搞通貨膨脹,把債給“脹”沒了;三是把債務利息率拉到最低,即零利率,從而可以借新債還舊債(roll over);最後一個辦法就是勒褲腰帶。而本輪危機之後,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採取了極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有的國家也採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但財政政策的爭議性仍比較大。
余永定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擁有很大的優勢,因為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美聯儲可以大量發行貨幣,發行大量國債,把債券利息壓下來。歐洲國家過去不願這麽做,但最近隨著歐洲央行的舉措,也在走上這條道路。也就是說,歐美都在採取很有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壓低國債收益率,解決財政危機。
余永定認為,這種政策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其主要後果就是犧牲債權人利益,而債權人主要就是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也就是說,西方國家解決危機方法就是把債務負擔轉嫁給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中國目前的對外凈資產約為兩萬億,按道理中國應收取利息,但去年就付給別國2270億的利息,這是荒唐的事情,”他說。
他認為,發達國家通過通脹讓中國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喪失價值,這是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挑戰。在此情況下,中國需要加緊內部的經濟調整,同時避免外匯儲備受到過大的損失(損失本身已不能避免)。中國需要有考慮周到的戰略,一方面讓經濟迅速發展,在流量上不要繼續遭受損失,也要考慮存量上不要有過多損失,要加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更多依賴國內需求和消費,不要讓投資增速高於經濟增速,因為投資效率正在下降,必須全面考慮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這才是立於不不敗之地的根本。“時間已經不多,必須抓緊。”他警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