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8)同意,今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將延長到2020年,以填補新全球氣候協定生效前的空缺,但其第2階段減碳承諾只涵蓋約15%的全球碳排放,因加拿大、日本、紐西蘭和俄羅斯都退出,僅歐盟27國、澳洲、瑞士和其他8個工業化國家簽署。各國去年在南非德班同意協商新氣候協定,要求富國和窮國採取減碳行動,協議訂2015年完成,2020年生效。
然而,各國今年並未達成新協定的架構,僅聲明希望明年找出並探索眾多行動,縮減行動和目標間的落差。各國說,若繼續朝當前方向前進,將無法把全球氣溫增幅壓到攝氏2度以下,而這正是這場氣候變遷會議的中心目標。
至於如何資助最易受氣候變遷衝擊國家的問題,富國把解決時間延後1年。
工業國已承諾透過政府和民間籌資,在2020年前籌得1,000億美元,協助窮國因應氣候變遷,但僅少數國家具體承諾出資金額。
今年僅敦促締約國提供更多財務和技術支援給最易受衝擊的國家,但未設立處理這筆資金的機制,因而觸怒部分代表。諾魯外長、小型島國聯盟主席柯克說,今年的方案內容「嚴重不足」。
但新協議對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減碳要求,將成為未來協商的一大挑戰。
圖/經濟日報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