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評:美歐貿易協定不是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2月15日即便世人已習慣性地認為未來屬於新興世界,老牌經濟大國仍有相當大的實力。美國和歐盟做出啟動貿易自由化談判這個雄心勃勃的決策,有望帶來巨大好處,其政治價值甚至超過可觀的經濟效益。
雙邊貿易協定往往是雙刃劍:它們促進參與者之間的貿易,但可能替代與第三方的互惠貿易。理想情況下,達成多邊貿易協定更好。但是,多哈(Doha)回合貿易談判顯示,全球貿易自由化在相當長時期內仍可能只是一種理想。
就美歐之間的談判而言,目標是強化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這兩大經濟體加起來占世界經濟的一半,占世界貿易的三分之一。一項成功的貿易協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會超出任何貿易替代效應,尤其是在歐洲以及(在較小程度上)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
真正的進展與其說將涉及關稅,不如說將涉及非關稅貿易壁壘,尤其是產品法規,如健康和安全規則。實現全面協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目標應當是確立相互承認對方標準的流程。就像削減關稅一樣,這將造福於消費者,也將對國內生產商加大競爭壓力。
這件事在政治上比經濟上更加事關重大,而且政治考量很可能是為什麽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決定推進此事,盡管雙方都有人對如此棘手的談判能否成功完成表示懷疑。奧巴馬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說中強調美歐經貿關系的重要性,與他的“轉向亞洲”戰略並不矛盾:通過表明美國是有替代選擇的,表明美國正在加強自己的經濟實力,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將得到增強。
如果美國和歐盟能夠就更緊密貿易的規範達成一致,這些規範就很可能對世界其它地方構成基準。其所傳遞的信息(西方仍是具有吸引力的一極,能夠設定全球經濟交流的條款)不會被錯過,尤其不會被中國錯過,中國已經感覺到被美國的另一個大規模貿易項目《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排斥在外。TPP的前景沒有美歐可能達成的貿易協定那麽光明。
只要是以開放過程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原則上,願意秉持同樣高標準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加入——美歐深化貿易之舉就應當鼓舞(而不是威脅)其它大國。這是一個值得展示全球抱負的目標,兩個受到經濟危機重創的大型經濟體應當具有這種抱負。
譯者/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