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世貿組織應警惕被邊緣化

世貿組織應警惕被邊緣化

羅伯特•佐利克

從本月開始,由159個經濟體組成的世貿組織(WTO)將開始遴選新一任總幹事。這一次的遴選不應再像以往那樣基於候選人的個人資質以及國籍,相反,競選世貿組織新任總事的九位候選人必須回答一系列關於政策領導力的問題。

現任總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為使多哈回合(Doha round)貿易談判順利完結盡了全力。但是,這輪啟動於2001年的談判卻因發達經濟體與主要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分歧而宣告破裂。受此影響,世貿組織目前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

貿易談判活動正在向其他平臺轉移,最近美國和歐盟就剛剛宣佈啟動貿易談判。世貿組織的新任總乾事需要拿出一個實現貿易多邊主義現代化的政策議程,以應對新的挑戰。我強烈建議,在評估每一位候選人時,都應以他們對如下五個問題的回答主旨為依據。這五個問題是從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加里•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以及傑弗里•斯科特(Jeffrey Schott)的研究成果中得出的。

第一個問題是,候選人是否會努力推動向低收入國家提供特別優惠的“小型方案”(源自多哈回合談判)?此前多年的工作積累已經明確了可能達成的潛在協議,例如取消對最不發達國家幾乎所有出口產品的配額限制和關稅——這類國家在全球貿易總量中所占比重不足1%。

鑒於全球農業的發展前景正在發生變化——從長期供過於求轉變為需求不斷擴大——世貿組織或應終止農產品出口補貼,並像20國集團(G20)所建議的那樣,使人道主義援助免於受到糧食出口管制的限制。世貿組織還提出了通過簡化文件證明以及海關手續來促進貿易活動的辦法。該方案還可包含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此舉將有助於提高透明度、推動世貿組織以更快的決策速度解決更多紛爭。這一方案將使實力最弱的經濟體從中受益,並向外界證明世貿組織仍能切實發揮作用。

第二個問題是,候選人是否願意推動達成國際服務貿易協議(所有願意加入該協議的國家都將獲得互惠自由化待遇)?快速發展的服務貿易等議題此前受到了擱置,原因是在世貿組織中,並非所有會員都願意承諾開放本土市場。但當世貿組織擱置討論這一議題時,談判的主場就轉移到了其他國際機構。世貿組織應當鼓勵“有積極性的會員率先施行服務貿易自由化”,其他會員則可在做好準備時再加入進來。對於努力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服務貿易正在提高生產力方面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此外,其在降低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方面也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第三個問題是,候選人是否支持“零對零”諸邊貿易協定(此類協定規定所有簽約國必須在一個接一個的行業內互相取消關稅以及其他貿易壁壘)?例如,1996年達成的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簡稱ITA)消除了這一行業的貿易障礙,進而引發了信息技術產品供應鏈以及國際外包業務的大繁榮。但該協議覆蓋的產品範圍需要進行更新,以跟上數字時代的腳步;另外,新版ITA還應包括服務貿易。如果世貿組織沒有為在自身框架內達成新的自由化協議創造條件,那麽這一使命以及針對新問題制定新規則的主導權轉移至其他機構手中。

第四個問題是,候選人是否願意推動要求國有企業公平競爭的貿易準則?在金融服務、電信、鋼鐵、化工、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資源等行業,國有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漸上升,因此我們有必要制定新的規則以確保私營企業能與國家資本主義公平競爭。新規則無需要求會員對國有企業施行私有化或扼制,但應要求國有企業透明化經營、商業化運作、申明所獲補貼、不享受特殊待遇以及公開採購。各國主權財富基金在2008年簽署了聖地亞哥原則之後發現,得到各方認可的透明規則提高了它們在國際體系中的被認同度。如果沒有此類規則,很多國有企業在尋求海外投資和貿易時肯定會遭遇新的壁壘。

最後一個問題是,候選人是否同意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啟動一項談判,討論如何貫徹後者與世貿組織在匯率問題上的現行規則,以保證各國不再通過操縱匯率來獲取不正當貿易優勢?考慮到本次金融危機催生的非常規貨幣政策以及發生競爭性貨幣貶值的風險,多邊機構不應迴避自身在這類問題上所擔負的責任。如果多邊主義未能獲得勝利,單邊主義就有可能大行其道。巴西現已敦促世貿組織討論相關議題。

世貿組織會員需要直面當前貿易政策領域的關鍵問題,即使他們對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尚未達成一致。如果世貿組織會員沒能選出一位擁有政策議程的新領導人,全球貿易外交的主場將發生轉移,其他類型的談判將填補世貿組織留下的空缺。一個註重實質的遴選機制能夠賦予世貿組織新任總乾事一種要做實事的使命感。而這正是一個良好的全球治理機制的應有之義。

本文作者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及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曾任美國貿易代表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

譯者/馬拉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