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FT社評:“安倍效應”只是一時之喜

FT社評:“安倍效應”只是一時之喜

英國《金融時報》
安倍晉三(Shinzo Abe)激進操縱財政和貨幣政策杠桿的做法迅速起效,2013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出現了實實在在的增長。這種能夠給人帶來即時滿足感的發展勢頭在今年7月的選舉中對安倍將大為有利。至於安倍是否一勞永逸地結束了日本的低增長期,則令人懷疑。

安倍晉三(Shinzo Abe)激進操縱財政和貨幣政策杠桿的做法迅速起效,2013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出現了實實在在的增長。這種能夠給人帶來即時滿足感的發展勢頭在今年7月的選舉中對安倍將大為有利。至於安倍是否一勞永逸地結束了日本的低增長期,則令人懷疑。

這種爆發式增長——按年率計為3.5%——就其本身以及其對近期前景的寓意來說都是受歡迎的。新增需求中私人消費占了一半以上,其餘部分是由凈出口和公共開支帶動的。這表明“安倍經濟學(Abenomics)”正在產生效果。安倍的寬松財政政策及其為啟動激進貨幣政策造勢的行動,在新任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公佈相關政策之前就已奏效。

這意味著,隨著黑田的承諾被付諸實施,加上日元大幅貶值,本季度日本經濟有望延續良好增長勢頭。黑田計劃在兩年內將貨幣供應量擴大一倍,並決定將年通脹率提高到2%的水平。

然而,單憑雙管齊發的火箭筒——財政與貨幣擴張——解決不了日本的問題。讓本幣貶值可以從其他國家偷來一些需求,但是世界其他地區必然不會允許這種轉移超出一定程度。目前,七國集團(G7)以及日本的亞洲鄰國對此已是抱怨有加。

此外,黑田如此大膽的貨幣試驗也有失控風險,可能導致通脹過高及信心崩潰,從而打擊消費和投資。而巨額公共債務也具有內在不穩定性。

即便這些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之內,安倍的政策組合拳也不足以解決問題,因為日本的增長困境從根本上說是結構性問題,其源頭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投資的錯配。日本人口的老齡化和規模萎縮是經濟增長的巨大阻礙。而日本的財富也是如此:日本製造商將業務外包至東亞低成本國家的做法將會、也應該繼續下去,盡管匯率水平變得有利。

當前要做的是適應現狀,做出調整。日本國內適合企業投資的生產領域不多,過剩的企業儲蓄不妨投資於海外,或者新生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勞動力市場政策必須向婦女和年輕人傾斜。短期刺激或許會減少這些必要的結構性調整的痛苦,但是卻無法替代這些調整本身。

譯者/簡易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分類: ,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