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尋找氣候政策新思路

尋找氣候政策新思路

THE FINANCIAL TIMES
傳統的氣候政策有什麽弊病?從過去到現在,氣候談判的主要思路均致在於監管消費者或排放者,無論是通過配額、碳排放稅還是“限額與交易”(cap-and-trade)機制——比如幾天前歐洲議會投票支持的歐盟(EU)項目。

傳統的氣候政策有什麽弊病?從過去到現在,氣候談判的主要思路均致在於監管消費者或排放者,無論是通過配額、碳排放稅還是“限額與交易”(cap-and-trade)機制——比如幾天前歐洲議會投票支持的歐盟(EU)項目。問題在於,只要有些國家選擇不加入《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等全球氣候聯盟,結果都會造成“碳泄漏”。如果合作國家決定減少化石燃料消費,那麽全世界的化石燃料價格就會下跌,其他國家就可以買得起更多的化石燃料。據估計,碳泄露的比例從20%到25%不等。

碳泄漏不僅削弱了氣候聯盟對氣候的影響;而且這樣的泄露比例還被拿來當作維持現狀的理由。

有替代辦法嗎?當然有。經濟學家們認為供需是平衡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供應(地下開採燃料的數量)、而不是消費方面進行監管。

我的研究報告《購買煤炭!從供應方面制定環境政策的理由》(Buy Coal! A Case for Supply-Side Environmental Policy)探索了讓氣候聯盟參與者在化石燃料礦藏市場交易的後果。燃料礦藏因開採成本不同而有所差別。開採成本高的礦藏基本無利可圖,因此礦主願意低價出售開採權。如果氣候聯盟購買了此類礦藏而不進行開採,就能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全球減排效果。

其附帶作用是,碳泄漏也會相應減少。一旦最無利可圖的礦藏被賣給聯盟,全球燃料價格發生改變,非聯盟國家就不會大幅改變開採水平。那麽,如果氣候聯盟隨之減少其自身的開採量,也不必再擔心其他國家會大幅提高本國的開採量。

因此,氣候聯盟最有效的氣候政策是致力於減少開採。人們將不必監管消費者或排放者,因此聯盟內外的使用者將面臨同樣的價格。這消除了企業搬到監管較為寬松的國家的沖動,這反過來又削弱了它們在游說反對加入減排協議時施加的影響力。

新技術怎麽樣?別忘了,當重點放在減少開採的時候,全球燃料價格將相對較高。這將激勵所有的企業和國家節約能源,並開發綠色技術或可再生能源。相比之下,傳統氣候政策允許不合作的國家以低價購買燃料,令它們沒有動力採用或開發綠色技術。

那麽這種政策可以奏效嗎?令人寬慰的是,開採權市場業已存在。跨國企業對此進行交易,中國和印度也是如此。為了避免賣家在收到一次性付款之後重新國有化礦藏的風險,租賃開採權成了一種順理成章的解決方案。此外,開採權不一定像乍看起來那麽昂貴。畢竟,只是致力於開採成本最高的礦藏是最便宜和最有效的——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這些礦藏。

實際上,我們在最近幾年已經看到了類似的市場演進。抵制熱帶森林木材的努力並未減少森林濫砍濫伐的現象。相反,木材價格下跌,而那些沒有參與抵制的國卻家能買得起更多木材。非政府組織以及各國政府意識到,收購土地或者直接給減少濫砍濫伐的國家一定費用更有效。

簽署開採協議可能有自身的問題,但不妨比較一下傳統辦法令人失望的效果。要想實現聯合國制定的全球氣溫至多升高2攝氏度的目標,就不能繼續開採大部分已探明資源。現在是時候認真考慮保護那些資源了。最值得保護的是那些排放因子高或開採成本高的資源。前者的例子有加拿大油砂;後者的例子包括在北極等地開採。

無論哪種情況,礦藏所有者既然為世界保存了資源,當然會要求得到報償。除此之外的任何辦法都將是不切實際的。

引用來源:THE FINANCIAL TIMES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