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從中美對話看經濟新局

從中美對話看經濟新局

泰國世界日報
美、中兩國7月10日、11日舉行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剛結束,以形式及氛圍而言,展現了彼此間的友善態度,包括汪洋言談的許多小玩笑。但從實質內容上,立即性的效益應可說少之又少,從對話成果清單來看,大多數內容是說明美中雙方進一步的後續會議安排。

美、中兩國7月10日、11日舉行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剛結束,以形式及氛圍而言,展現了彼此間的友善態度,包括汪洋言談的許多小玩笑。但從實質內容上,立即性的效益應可說少之又少,從對話成果清單來看,大多數內容是說明美中雙方進一步的後續會議安排。不過,不可諱言,若著眼於未來性,此次戰略及經濟對話,在許多方面的確開啟了新的契機,尤其對中國新領導階層而言,有著與以往團隊不同的關注與信心。

從成果清單觀之,美中雙方各有各的經濟戰略考量,當然也各有收穫。就美國而言,美國成功引導了與中對話主要長期以來所設定的框架。雖然網路安全及人權問題,仍是各說各話,但這些議題也納入了兩國未來重要的對話機制裡。 

在經濟議題上,過去美國一再關注的人民幣議題,隨著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已不再是雙方爭議焦點。但在其他方面,過去中國採「以拖待變」的議題,如核安、能源透明度、智慧財產權及投資保障等,在此次對話均有較明確的進展。例如在投資保障上,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與美方進行投資協定實質性談判。所謂准入前國民待遇,是指在企業設立、取得、擴大等階段給予外國投資者及其投資不低於本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負面清單則顯示出開放的積極性,只要未列於清單者,外資均可從事。 

這樣的開放及規範方式,不僅符合國際投資規則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國有企業未來必須在較公平的競爭條件下,接受包括美國企業等外來競爭。反過來說,美國對中國提供投資保障,以吸引中資製造業,也符合其「再工業化」的大戰略。 

簡單來說,美國對全球經貿規範所設定的架構,本就已從貿易或邊界推進至各國內部規範,對於其他區域,美國透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也就是所謂的美歐FTA)的談判,設定了跨國間的投資、智財或是公平競爭議題;如今,再透過美中對話,便可逐漸接軌,甚至,這也為未來中國加入TPP奠定了初步基礎。

就中國而言,雖然對話主軸脫離不了美國框架,但反過來思考,這也顯示中國新領導團隊,展現出不迴避的自信與新思維。就實質面來說,未來的投資保障協議,雖然打開了國內市場及競爭規範,但反過來,美國也表示接受中國國有企業和主權財富基金對美投資,聲稱會公正公平地對待中國投資。

在能源及環保合作上,雙方同意在載重汽車減排、智慧電網、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溫室氣體數據及建築和工業能效等五個領域,提出合作行動計畫,這些計畫的推進,對中國相關技術的提升及經濟結構調整,應有關鍵性助益。另外,由於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連年攀升,2012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高達接近6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接近30%。因此,找到穩定及便宜的油氣來源,對中國經濟持續成長至為重要,而在美國突破頁岩油(氣)開採技術後,最符合中國合作利益。 

最後,我們認為,除了兩國雙邊議題外,美中兩國既為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其對話成果,對全球經濟也應有其示範或引導作用。在此次對話成果中,雙方重申努力構建更加穩定、和平、繁榮的亞太地區,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溝通和協調,以應對緊迫的地區性挑戰。雙方決定加強在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地區性多邊框架下的溝通與協調,加強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合作。

但截至目前為止,在這些組織或論壇上,我們仍看到美中總是針鋒相對的態勢,未來是否會因此次對話成果而有所改變,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引用來源:聯合新聞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