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面對新興經濟體放緩挑戰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9月06日在經濟增長勢頭從新興經濟轉向發達經濟體之際,20國集團(G20)領導人不得不應對美國退出貨幣刺激及潛在的新一輪保護主義帶來的風險。
多年以來,G20領導人一直在為發達國家乏力增長而傷透腦筋,如今他們卻開始擔憂,一些新興經濟體(包括印度)的動盪可能會給全球增長帶來新的嚴重威脅。
美聯儲(Fed)貨幣政策的全球影響引發了日益激烈的討論,中國昨日也加入了這場討論,敦促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在考慮減少對金融市場支持之時,“警惕由此引發的溢出效應”。
量化寬松政策一度導致大量資金流入新興經濟體,外界擔心美國縮減量化寬松規模可能帶來嚴重破壞。為此G20官員正連夜擬定有關該問題的公報措辭,這是一項頗為棘手的任務。
美國指出,只有等到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且增勢足以使美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的時候,才會退出量化寬松政策。
但鑒於縮減量化寬松可能即將啟動,面對新興經濟體令人擔憂的增長放緩跡象,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指出,美國有義務考慮國內經濟政策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高級官員也發表了同樣的意見。朱光耀昨日表示,希望美國作為全球世界最大儲備貨幣的發行國,關註自身宏觀經濟政策帶來的外力性影響。他還希望所有G20成員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更加關註自身政策的外溢性。
朱光耀補充道,發展中國家發生國際收支支付困難,部分原因在於經濟改革不到位。一位英國官員也認同這一觀點,並指出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一直受到發達國家廉價資金的推動,推遲了所需改革。
由於經常賬目出現赤字,印度、印尼、土耳其和巴西等國的貨幣一直處於壓力之中。為了應對未來的風險,以中國為主首的金磚國家(Brics)新興經濟體將創建一個總額1000億美元的基金,用來穩定外匯儲備市場。該基金的規模低於原先預期,除了數額之外,目前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
分析師表示,現在還不清楚該基金是否具備了足夠多的彈藥和機制,來抵禦一場新興市場全面危機,但也補充說,成員國創建一家有效機構的政治意願非常強烈。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策略師烏爾里希•洛伊希特曼(Ulrich Leuchtmann)說:“如果這些國家中的任何一個遭遇嚴重的投機性沖擊,基金的資金儲備就會乾涸。”但他補充到,避免關鍵貿易夥伴出現動盪,既符合中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又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盡管人民幣還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中國仍承諾向該基金提供410億美元資金。
新興經濟體的動盪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全球經濟前景預測做出重大調整。在為G20準備的一份簡報中,IMF已經不再將新興經濟體稱為全球經濟的強力引擎,而是指出“推動力將主要來自發達經濟體,它們的產出預期將加速增長。”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發現,去年全球共出台了154項“貿易限制性”舉措,導致人們擔憂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進一步失衡可能會加劇保護主義泛濫。歐盟(EU)和加拿大已接近達成一項貿易協議,阿根廷和巴西則試圖淡化G20關於保護主義的措辭。
G20官員在努力達成一項協議,以防止在2016年前出現更多的保護主義措施,但阿根廷和巴西則試圖將這一日期推後,以便它們有更多的餘地來建立貿易壁壘。兩國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G20一位西方官員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保護主義成為“一隻不叫的狗”,但人們擔心,在遭遇美國和其他國家貨幣緊縮政策沖擊的國家裡,保護主義可能會再次抬頭。
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說:“本次峰會應當確認G20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下更大努力消除貿易限制性舉措。2008年以來,各國推出的這類措施達到近700項,只有少數幾項被取消。這一趨勢非常令人失望,也很危險。”
查爾斯•克洛弗(Charles Clover) 和德爾菲娜•施特勞斯(Delphine Strauss)補充報道
譯者/王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