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世界經濟仍危機四伏

世界經濟仍危機四伏

馬丁•沃爾夫
高收入經濟體金融危機爆發已經有六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引發動盪已經有五年。希臘統計作假曝光、引發歐元區危機也已過去了四年。那麽現在世界經濟怎麽樣了呢?

高收入經濟體金融危機爆發已經有六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引發動盪已經有五年。希臘統計作假曝光、引發歐元區危機也已過去了四年。那麽現在世界經濟怎麽樣了呢?

讓我們先從一個很容易忘記的事實開始:高收入經濟體的狀況依然非常脆弱。

四大最重要央行——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和英國央行(BOE)——的短期利率都不高於0.5%。這樣的超低利率已經維持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以來,日本央行一直維持著超低利率。

自從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經膨脹了三倍,並且還在以每月850億美元的速度擴大。一般認為比較保守的歐洲央行承諾,如果必要的話,會通過2012年夏天宣佈的“直接貨幣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 OMT)計劃,購買陷入困境政府的債券。日本央行在新任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領導下推出了一項龐大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計劃。

那麽這種積極貨幣政策帶來了什麽呢?失望。2013年第二季度,最大的六個高收入經濟體中,只有兩個(美國和德國)經濟規模較五年前的危機前頂峰時期有所增長:美國經濟增長了5%,德國經濟增長了2%。法國經濟回到了起點,英國經濟收縮了3%。遭遇危機沖擊的意大利經濟收縮了9%。

擴張貨幣政策之下的緩慢增長體現出這些經濟體一直是多麽疲弱,盡管金融領域在復蘇,房地產價格在糾正,私人負債在減少。預計這種疲態也不會很快消失。

9月,人們對2014年的共識預測為,美國增長率將達到2.7%,英國2.1%(高於1月份1.7%的預期),日本1.7%(高於1月份1%的預期),而歐元區則只有0.9%。

歐洲央行的介入以及困難國家政策制定者的承諾已經給歐元區內部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穩定。很多薄弱環節依然存在,包括仍在惡化的公共債務、高成本信貸以及脆弱的銀行。所有遭遇危機的經濟體繼續處於深度蕭條中。

新興經濟體也是頭頂逆風。關於中國2014年增長率的共識預測已下降至7.6%,印度的預期增長率則是6.6%。誠然,從其他重要經濟體的標準來看,這樣的增長率依然很高。但這兩大經濟體在維持快速經濟增長方面都面臨著結構性困難。

最重要的是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危機爆發不久,中國就通過大力信貸擴張維持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投資所占的比重從2007年的42%難以置信地上漲到2012年的48%。經濟從依賴投資轉向更加平衡、速度放慢的增長,著實讓經濟增長面臨突變的可能性。

如果中國的增長下降,所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可能會給大宗商品出口國帶來嚴重的困難。隨著高收入經濟體超寬松貨幣政策的逆轉,全球很多經濟體都可能會受到金融條件劇烈變動的不利影響。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的可能性就帶來了這種動盪的跡象。極端貨幣寬松創造了大量的“套利交易”,投資者以低成本借入低利率貨幣(主要是美元),然後投資風險更高的資產。這類交易平倉時往往是破壞性的。

然而,還存在更大的長期問題。其中一個問題被稱作世界經濟的“信貸繁榮癮”。一個相關的疑問是,世界經濟必要的供需再平衡將進展如何。這里的一個較大的難題是歐元區向“大德國”的轉型,從2008年經常賬戶赤字為GDP的1%,轉變為2013年盈餘可能達GDP的2.5%。在儲蓄過剩的世界經濟中,這就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政策。

然而,最大的經濟問題是關於高收入經濟體未來幾年可能的增長率,以及新興經濟體和高收入經濟體繼續融合的可行性。

對於第一點,關鍵在於高收入經濟體能否回到危機之前的增長率,甚或恢復危機之前的產出水平。對於第二點,關鍵是隨著高收入經濟體的復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能否繼續大幅超過高收入經濟體。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知道。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可能。

經濟力量的平衡格局將繼續改變。但世界經濟近期的未來充滿風險。

譯者/王慧玲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分類: ,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