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評:國際治理機構難以應對時代挑戰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10月18日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在維多利亞時代,為了避免剛剛誕生的火車在運行時發生撞車事故,英國政府才廢除了每個城鎮獨立的地方平時(local mean times),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英國標準時間。隨著科技的發展,遠方的各種動向以越來越多的方式影響著我們。但如今的解決方案不再簡單。在昨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牛津馬丁後代委員會(Oxford Martin Commiss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稱,現有機構將無力應對人類在未來一個世紀裡面臨的巨大挑戰。
問題很嚴峻。我們生活的星球正在變暖。傳統療法無力治癒的疾病通過國際旅行四處擴散。國際貿易和金融創造了龐大財富,但也導致我們有可能受到遠方風暴的影響。
工業革命帶來的種種問題,呼籲更強有力的政府。但如今全世界面臨的挑戰過於巨大,單個國家無力解決。美國對二戰後自己協助成立的諸多國際機構開始喪失興趣。中國儘管不願意繼續遵循美國的規則,但也不願意制定自己的新秩序。
牛津馬丁後代委員會主席是前世貿組織(WTO)總幹事巴斯卡•拉米(Pascal Lamy),英國《金融時報》主編也是委員之一。委員會明智地回避了烏托邦式解決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點計畫:成立一個世界統計署,從而改善標準化不足的狀況,為非洲等會計師一向敬而遠之的地區提供更多資訊;讓國家、城市與企業互相結盟,致力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委員會還提出了一些影響面更廣的原則。委員會指出,在聯合國(UN)支持下成立的20來家機構從未有一家關閉過,這些機構應該遵循“日落條款”(sunset clauses)。這將防止這些結構在失去作用以後繼續存在。但美國政府目前的僵局證明,這種條款有缺陷,它讓政界人士不得不提防打過的仗週期性重來。委員會還對全球文明進程缺乏共同目標表示哀歎。但這樣的共識即便設想起來都很困難,遑論實現了。
不過,委員會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提議,並開啟了一場重要辯論。如今已無法滿足世界發展需要的這些機構,當初也是由一些務實而樂觀的人打造的。同樣務實而樂觀的精神促使牛津馬丁後代委員會提出了該報告,這種精神也依然是人類的希望。
譯者/倪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