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FT社評:中國改革需挑戰既得利益

FT社評:中國改革需挑戰既得利益

英國《金融時報》
習近平帶領“七常委”作為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人民大會堂,距今已近一年。當時,或許是受到習近平更為平實風格的鼓舞,人們對於他上任後能否發起新一輪政治經濟改革,有很多期待。這些期待尚未得到回答。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習近平帶領“七常委”作為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亮相人民大會堂,距今已近一年。當時,或許是受到習近平更為平實風格的鼓舞,人們對於他上任後能否發起新一輪政治經濟改革,有很多期待。這些期待尚未得到回答。從過去一年看,比起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或政治體系,習近平更擅長的是加強對中共的控制。他發起一輪反腐行動,讓幹部們夾起了尾巴;他建立起對人民解放軍的鐵腕控制;還對互聯網上的博主們展開一輪打壓,以壓制對中共的批評之聲。他甚至重新使用一些帶有毛澤東時代特色的口號。有人猜測,習近平向中國政治左派靠攏,是為了為市場改革提供“掩護”。但如果他是一位“密室改革者”,那麼他的行事方式未免有些滑稽。政策似乎的確有些變化——一會兒是銀行牌照管制的放鬆,一會兒是自貿區,但實質性的變化卻乏善可陳。

大家都明白,中國必須從依賴投資向內需拉動轉變,實現經濟再平衡。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人民幣的確在升值,甚至已經讓一些出口商叫疼。但如果說中國在變化,它也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方向。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推行的龐大刺激計畫讓早已臃腫的國企再度“充血”,使經濟增長對投資的倚賴有增無減。

問題是,中國人民幣(不可兌換)匯率制度受到的外界抨擊越來越少。投資原來越多,經濟產出卻越來越少。這種形勢無法長期維持,它會導致不良貸款升高。鋼鐵等行業長期的產能過剩,正在扼殺盈利能力,並很可能導致通縮。中國亟需創新能力,而國企在這方面不大可能有突破。中國最具開創精神的大型企業阿裡巴巴出自私營部門,並非偶然。

要施行必要的改革,就要挑戰既得利益。最好的選擇是,部分國企應該私有化。至少,這些國企應當被迫提高效率,參與競爭。此外,還需要實施相關的銀行業改革。中國政府採用了典型的“追趕模式”:人為壓低儲蓄利率,以便國有銀行能夠向其青睞的行業提供廉價融資。儘管改革充滿風險,應該謹慎展開,但中國是時候放棄壓低利率的做法了。如果儲蓄利率上升,消費者會感到更加富有;銀行向國企放貸的時候,也會對安全更有信心。銀行還更有可能向小型私營企業放貸,因為後者是創新力的源泉。要做到這一點,銀行必須更加精於權衡風險。非國有銀行應該被允許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這只是開始而已。戶籍制度改革討論已久,它必須讓農民能夠與現有城市居民平等地居住在城市中。地方政府應該實施房產稅,為其財政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中國還需要更加強健、更中立的司法體系,既能解決商業糾紛,也能解決企業與政府間的爭端。改革清單還有很長。

這些改革非常艱難,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它要求中共放鬆管控。但中國的執政黨別無選擇。除非實施實質性改革,中國經濟將很有可能失去動力。而那將成為中共合法性的終極挑戰。

譯者/何黎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分類: ,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