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中國力戒“經濟增長癮”

中國力戒“經濟增長癮”

大衛•皮林
在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內,中國政府癡迷於追求經濟擴張。面對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後出現的海外需求大幅萎縮,中國通過聽話的銀行以及急於滿足中央經濟增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向經濟注入巨額信貸資金,擴大開支修建公路、港口、熔爐。雖然出口增長顯著放緩,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從10%下降為僅2%至3%,但中國經濟仍以接近兩位元數的速度增長。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大衛•皮林

如果說胡錦濤執政期間的中國經濟就好像是一個嗜增長成癮的人,那麼習近平現在希望用美沙酮來為之戒癮。在中國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任期內,中國政府癡迷於追求經濟擴張。面對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後出現的海外需求大幅萎縮,中國通過聽話的銀行以及急於滿足中央經濟增長目標的地方政府,向經濟注入巨額信貸資金,擴大開支修建公路、港口、熔爐。雖然出口增長顯著放緩,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從10%下降為僅2%至3%,但中國經濟仍以接近兩位元數的速度增長。

不過海洛因在帶來極度快感的同時也有副作用。中國經濟變得越來越依賴於“速效藥丸”,生產每一單位GDP所需要的投入卻越來越多——比如寬鬆的信貸以及廉價的原材料。債務規模顯著增長,而其中有一些是無法償還的。產能規模過度膨脹,超過了經濟實際需求。

去年3月就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已經正式發出了警告,要適可而止。從現在開始,中國不會再不計成本地追求經濟增長。政府將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品質。從多個跡象都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的態度轉變。短期利率被允許上升了近3個百分點,信貸增速也從可怕的峰值23%降到了18%(不過這一水準也很難說得上是適中)。電、水以及土地等投入品的價格將由市場力量來決定。

從現在開始,對地方政府的考核將不再看經濟增速,而是要看他們在清理不良債務等其他方面取得的進展——至少官方宣傳是這麼說的。在借款問題上,中國政府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做了坦白。兩項審計結果報告已經公佈,其中詳細介紹了政府債務增長的情況。即便是其中較為樂觀的一份報告也承認,地方政府債務在短短兩年半之內上升了近70%,即使是剔除或有債務之後的漲幅也達到了40%。

在這種方向轉變中暗含的,是對於經濟增長速度以及經濟效率的權衡取捨。中國政府預計2014年的經濟增速約為7.5%。前幾年,中國政府刻意壓低經濟增長預期,隨後又以勝利的姿態超過預期。今年可能相反。到2014年底,經濟增速或放緩至6%,即便2014年整體的經濟增速仍可能達到或超過7%。

極高的經濟增速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重要了。中國的勞動人口數量現已開始減少。雖然很多大學畢業生感到很難找到他們渴望的工作,但對於中國經濟整體而言,失業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問題。如果中國政府現在將更高品質的經濟增長作為目標,則需要讓私人部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希望在於,如果放開銀行業,允許私營企業與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正面競爭,資本將被分配到中國經濟中效率更高的領域。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認為,如果注入國有經濟的每一元錢都轉移到私營企業,生產力可能提高一倍。有了這個“魔法”,即便投資規模——目前增速仍比GDP增速高6至7個百分點——有所縮減,中國仍能保持經濟增長水準。但在實際操作中,轉型過程不太可能如此平順。這意味著,如果中國政府不回到胡錦濤當政時的老路,每當經濟形勢嚴峻時就打開信貸供給的水龍頭,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可能比某些人目前預期的更快。

北京方面將穩重行事,以防引發經濟危機。去年12月底,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債務展期。很多地方為了給長期專案融資借入了短期資金,其中有些項目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實現盈利,如果它們確實能夠盈利的話。地方政府得到指令,要求其延長自身債務的期限。這意味著中央正在敦促地方將自身財政建立在更穩健的基礎之上。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引起了高度關注,其中很大一部分債務隱藏在資產負債表之外。但企業借款或許將成為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中國社科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研究顯示,如果計入國有企業借款,政府債務總量與GDP之比將上升至151%。企業承受的壓力已初露端倪:發放給一家瀕臨破產的煤炭企業的貸款,作為理財產品銷售給了個人投資者,該理財產品現已到了違約的邊緣。分銷該產品的工行(ICBC)到目前為止一直拒絕為這支規模為5億美元的信託兜底。工行是按資產規模計算的全球第一大銀行。

將經濟重心從效率低下的國有部門——在胡錦濤當政時期規模有所擴張——轉向私營部門將帶來風險。此舉無疑還將觸動某些頗有勢力的利益集團的神經。不過,考慮到習近平重拳反腐的魄力,反對的聲音可能會減弱。任何敢於阻撓的人,可能最終會發現自己站到了違反“法律”的一邊。而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旁觀者,正在等待中國經濟崩潰。但最終的結果或許比他們預計的要好:經濟增長的速度放慢了,但品質有所提高。

 

譯者/馬拉

引用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分類: ,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