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政治學:馬紹爾的政策方向
詹家安 — 2014年09月01日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之中,南太平洋中散布16個國家與自治政府,其中人口僅占世界70億中的5%, 人口超過百萬的僅有巴布亞紐及內亞(Papua New Guinea)。
與世隔絕的環境創造的生物多樣性卻是居全球前列。 國人對于小島國所知甚少,媒體對此區域也甚少披露;然而這些地勢低平的小島國是氣候環境變遷的前哨站,對於人類社會在環境議題上有重要的啟示。
有鑒於此,本文為國人介紹南太平洋的總體環境,以及未來國際社會未來和此區互動後對於該區的在氣候政治上的影響。本文以中華民國友邦之一的馬紹爾共和國為此區代表介紹。
馬紹爾的總體環境與氣候難民問題
馬紹爾共和國,一個罕為國人所知道南太平洋國家。二戰之前為日本所殖民,二戰之後,由美國所托管。人口僅六萬(2014),排名世界203名,其中還有相當比例不住在本島,而是在工作機會較多的美國阿肯色州打工。馬紹爾共和國在國際上並沒有知名度,也缺乏可供利用的天然資源。最近這個小島國得以躍上國際舞台的版面,是四月時對美國提出的核子試爆(1947-1962 )的法律訴訟,還有去年九月對於氣候變遷提出的“馬諸羅宣言”(Majuro Declaration)。
這些小島國們問題都大同小異,馬紹爾或許不如斐濟(Fiji)來的富庶,但卻遠比此區的吐瓦魯(Tuvaru),吉里巴斯(Kiribati)來的進步。馬紹爾面臨本身的問題,概括來說,可以說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先天不足導致了沒有辦法有夠多的財政收入進行防洪等預防性措施。
這來自於地理經濟因素。 馬紹爾有29個小島嶼:有的小到漲潮就會被淹沒。最大島馬諸羅的最高點是2公尺的人造建築物,本身破碎的島嶼,運送費用高昂,無法產生規模經濟;雖然有天然的美景,是全球有名的潛水聖地,但是因為遠離國際航線,沒有辦法招來可觀的國際的觀光客。 唯一有的只有漁業.手工藝加工品和美國的軍事基地帶來的收益。
後天失調則是整個小島與國家聯盟國(Small Islands Developing States, SIDS)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到世界的1%。GDP占全球不到0.1%(2010),卻要吞下最大的氣候變遷苦果。
「氣候變遷對某些國家而言,是生與死的問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4年的年度簡報中提到。 根據今年四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研究指出,到這個世紀結束之前,全球平均氣溫將上昇攝氏1.5度,最多4.8度;全球海平面上昇從26公分到86公分不等。
馬紹爾近幾年已經受到海水平面上升發的倒灌,乾旱的打擊,整體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達40%,通膨高達12%,整體上已不得不更加依賴西方世界的援助。
目前馬紹爾和這些小島國努力的目標是,小島國們希望在明年的巴黎峰會(2015)將達成新的氣候公約,取代1997的公約,可以達成限制全球氣溫上升攝氏在1.5度的目標,比之前約定好的2度C更加的積極,但是大國諸如澳洲,日本近期因為國內因素各自退出了公約,無疑是減緩了減排的努力,也讓南太平洋的小島國們感到失望。
面對氣候變遷馬紹爾的解決策略
在氣候變遷的議題與綠色能源的推動上,馬紹爾針對氣候變遷的努力分成三個層次:全球性、區域性與國內努力:
1.全球性:氣候議題話語權
小島嶼國家們佔聯合國席位1的1/5,可以透過多邊主義2(Multi-lateralism)主義的方式持續關注並影響各種國際氣候變遷議題的討論,例如四月招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與將在今年(2014)九月將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summit)。
在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UNGA)中每個小島國也是有一張選票,因此在各委員會的選舉中,他們可以利用一張選票和候選國議價。 這個小島與國家們曾經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和發展中國家站在同一陣線,要所謂的先進國家付起「歷史的負擔」 但隨著時代推進,發展中國家自身產生分歧,對於誰負更多的責任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發展中國家有了長足的進步,如中國;有些則是能源消耗大國,例如俄羅斯。所以目前小島國們在氣候問題上和同樣支持低碳減排的歐盟的關係比較緊密。
2.區域性:區域聯盟
目前全球在國際議題事務中盛行團體行動,團體常有共同利益,共同行動發聲可以有更大的活動影響力。目前有不結盟組織(Non-Aligned, NAM),歐洲聯盟,非洲聯盟,加勒比海聯盟等。
馬紹爾為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Pacific Island Forum, PIF)的成員之一,該組織成立于1972年,剛開始宗旨在於各國間交換意見資訊,經濟發展與國際安全合作,近幾年發展成一個新的集團,主要在氣候變遷,漁業等問題上著墨較多。 馬紹爾在擔任氣候議題的倡導時不會遲疑,如去年發表的的馬諸羅宣言,強烈的呼籲全球的領袖,政府還有企業領導人採取更積極的手法去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
3.國內:可持續能源發展
在國內產業方面,馬紹爾積極的推動可持續能源的發展,例如太陽能發電,預計到2020年,其他的小島嶼國家例如吐瓦魯、庫克群島(Cooks Islands)等將可以有100%的可持續能源發電。政策發展上則是和NGO還有國際智庫合作,例如全球最大的政策顧問公司(Independent diplomat)提供馬紹爾政府在氣候變遷議題上遊說和立法的建議。
國外方面,則是尋求友邦經濟援助。馬紹爾的主要資助國為美國,日本,韓國,台灣。以台灣而言,台灣在馬紹爾提供軟硬體的協助,例如醫療團隊與電腦課程的教授;硬體的建設則例如體育場館等.太平洋島國最大的國家如澳洲和紐西蘭,也對馬紹爾提供了許多的幫助。一些新崛起的國家如東南亞國協中的泰國,也在嘗試對於此區進行援助。
南太平洋的氣候政治對世界政治的影響:
對於本區域的發展,本文歸結此區域將對世界其他地方造成的影響:
1. 根據南太各國的國情咨文,減少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災害一直是其首要目標。目前根據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表的聲明與援助項目可看出,現在人類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已經比過去投注更多的心力;因此可以預測的是,未來國際組織與各國經費會投注更多資源精力,在對於氣候變遷、預防、科技發展甚至是災後的重建上。
2.漁業作為南太各國人民飲食蛋白質來源和外匯主要的收益,漁業會成為各國和其他大國間議價的一個重點,可以預測的是,當全球魚源因為濫捕和氣候變遷影響之下減少時,南太各國的話語權會加大且激烈。
3. 人權法規議題會受到更加的重視,特別是考慮到對於未來氣候難民的應對,各國會應實際上的需求開始在這方面進行討論,未來國際公法學者也會有一些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