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貿易停滯的隱憂

全球貿易停滯的隱憂

FT中文網
隨著希臘淡出人們的視野焦點,全球投資者重新開始憂慮美國何時加息及其可能給市場帶來的波動。他們似乎對今年全球貿易陷入停滯無動於衷。但這可能釀成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最新一期的《世界貿易監測》(World Trade Monitor)表明,今年5月全球貿易量下滑1.2%。2015年的頭5個月中有4個月都出現下滑。過去12個月里全球貿易量僅增長1.5%——這不僅低於全球產出增長,也遠低於7%的長期平均年增長水平。

這個問題不斷惡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全球經濟衰退後,貿易在2010年出現相當不錯的反彈,但此後就一直令人失望,在2012年和2013年都僅增長了3%,現在似乎連這樣的增長水平都達不到了。

普遍看法是,我們無需憂慮這種疲弱的狀態,因為這主要是結構性問題。根據這種說法,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促使經濟增長“貿易密集度”較高的多種特殊力量正迎來自然終結。

在那二十年,貿易壁壘和全球運輸成本出現歷史性下降,同時新興市場經濟體戲劇性地進入全球貿易體系——特別是中國。這一切進而在國際間推動了更深層次的勞動分工,使單一生產鏈的不同環節散佈於世界的不同角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的一項研究計算出,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收入每增長1%,全球貿易就會增長2.5%,比以往多得多,但這樣的情況不再出現了。顯然,全球增長的貿易密集度不會永遠增長下去。實際上,服務貿易量依然在上升。但在製造業,新興市場成本上升和自給自足程度提高,以及世界各地生產方式的變化,已導致不少復雜的全球價值鏈不復存在。自2013年以來,每1%的全球增長只能產生0.7%的貿易增長。

中國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出口的產品多達60%的價值來自於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如今這一比例已經降至約35%。在美國,自2000年以來,製造業進口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一直沒有上升。而在之前十年,這一比重幾乎翻了一倍。

對一些人而言,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根本無需擔憂。但是,結構性力量可以解釋貿易為什麽增長得更慢,卻解釋不了貿易為什麽幾乎不增長。

實際上,對於貿易數據疲軟,還有三個短期解釋應該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註意。

第一,全球投資需求持續不足。新興市場經濟體曾在數年時間里頂住這一趨勢,但如今這些國家的資本支出也放緩了。因為資本產品的貿易密集度較高,這就壓低了貿易增長。這關系重大,因為這不僅抑制當前的增長,還會進一步減緩生產率的提高,從而抑制未來增長。

貿易數據發出的另一個警報是:今年以來美國和歐洲出現的國內需求復蘇,並沒有在其他地區出現。拉美在3月底至7月初似乎出現了萎縮,同時據摩根大通(JPMorgan)估計,除中國以外,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僅增長1.4%。中國表現更好,但遠不及過去的水平。這種疲弱令人擔憂,因為這類國家中許多政府放寬政策的空間比過去更小,同時它們還正在應對疲弱的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元走強。

最近北京宣佈多項新舉措,通過加強出口來重振需求——其中包括採用略微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考慮到中國政府正努力推動人民幣成為一種儲備貨幣,且中國企業借入了許多美元,我認為中國當局應該不會策劃讓人民幣大幅貶值。但壓力顯然是擺在那裡的。

這就凸顯了最後一個教訓: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政府不應僅靠貨幣貶值來推動本國經濟再膨脹。自2012年執政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為促進日本經濟做了很多工作,但安倍經濟學沒有做到的一點就是增加出口。很多歐洲政策制定者認為,歐元走軟推動了歐元區復蘇。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2015年頭3個月,凈貿易對歐元區增長的貢獻為負,而在2015年餘下時間里,貿易對增長的貢獻也很可能只能勉強達到正數。

盡管各方對歐元念念不忘,但今年以來歐洲復蘇最鼓舞人心的一個方面是國內需求強勁。但是歐元區私人部門資本投資依然表現平平,而且自2010年以來一直比美國更加疲軟。

如果大西洋兩岸的消費與投資都上升,我們應該能開始看到全球貿易的回暖。但政策制定者不應自欺欺人地認為,貿易能像過去那樣讓他們從國內經濟的陣痛中解脫出來。

引用來源:FT中文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