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貶值不該淺嘗輒止
保羅·克魯格曼 — 2015年08月17日你是不是開始感覺到,在經濟政策上,說一不二的習主席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中國做出的人民幣貶值決策,背後是有經濟理據的。正如戴維·貝克沃斯(David Beckworth)所說,這不只是要獲得競爭優勢。不管官方數據怎麼樣,中國的經濟走勢顯然是不妙的,需要進行貨幣刺激措施。但是貨幣政策自主性和固定匯率是不相容的;中國的資本控制留出了一些餘地,但仍然倍受資本外逃的困擾——中國希望實現資本賬戶自由化,以求獲得儲備貨幣的地位。(這是個愚蠢的目標,但今天暫且不談。)
因此,從單純的經濟角度考慮,中國要實現自由浮動匯率,像日本那樣隨心所欲地利用貨幣政策,是合乎情理的。
但一定要理解其運行機制才行。日本在實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時候會刺激資金轉向海外,致使日元下跌。只有在投資者認為日元被低估,希望購買日本證券以期日元上漲時,才會止住下跌。在這裡面,匯率過高是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然而中國既沒有讓人民幣匯率浮動,也沒有充分地貶值,讓投資者覺得未來一定會上漲。它只是稍稍有一些貶值。
查理·金德爾伯格(Charlie Kindleberger)管這叫「啃第一口櫻桃」。(誰會只吃一口櫻桃呢?)中國現在已經標明它的貨幣掛鈎不再牢固;但貶值又遠遠不能創造看漲的預期。這一來一去會讓投資者確信,這個貨幣的未來走勢是下跌的——也就是會加劇資本外逃(看起來已經開始了。)
接下來呢?中國可以直接讓人民幣匯率浮動;以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肯定會出現大幅貶值。但這會嚴重加劇貿易對立,給外交政策帶來麻煩。也許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領導層打算走出這一步。他們只是走出了一小步,創造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效益,卻導致前景預期的不穩定。
引用網址: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50813/c13krugman-china-bites/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