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巴黎氣候大會哪些國家可能左右大局?
中國
從2007年開始,中國就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它承諾其氣體排放量將在2030年或之前達到峰值,這是迄今為止最具實質性的一大步。與印度等國不同,中國支持提前實施一個監控各國減排進度的體系。
潛在阻礙因素:在為應對氣候問題貢獻財政資金這一事情上,中國實際上已經加入發達國家行列,但仍然堅持在巴黎會議上不要將這一角色正式寫進協議。中國強調,只有發達國家才有財政支持的義務。
美國
佔據國會多數議席的共和黨一直對氣候變化應對措施持反對態度,但總統歐巴馬繞過了國會,動用行政權力在工業、能源以及汽車領域實施減排措施。
華盛頓和北京一樣支持定期審查各國在氣候應對措施上的實施狀況。按照現狀,各國的進度不足以達到聯合國定下的目標:將全球總體氣溫控制在比工業時代到來前高出不多於攝氏2度。
潛在阻礙因素:美國認為在1992年氣候協議中定下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所謂「有區別的責任」概念已經過時,在新的協議中不應再按這一原則討論。自1997年否決《京都議定書》以來,美國在通過法律規定減排標準的問題上一直裹足不前。此外,和歐盟一樣,美國對於發展中國家試圖讓發達國家為氣候變化付錢「埋單」而有所保留,
印度
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在碳排放量上位列世界第四,排在中、美和歐盟之後。印度在一系列核心問題上均有所插足。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樣,新德里堅持認為任何協議都必須明確規定,工業化程度領先的國家也必須在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上先行一步。
潛在阻礙因素:新德里表示,印度要在保證得到財政及綠色能源技術援助的前提下,才能實施減排或者開發可再生能源,同時也反對提倡世界經濟「脫碳」的說法。印度環境部長雅瓦德卡爾(Prakash Javadekar)曾表示,在30萬印度人仍然無電可用的情況下,印度不能減少使用煤。他還認為在2017-2018年提前兩年審核減排承諾的提議是「荒唐至極」。
「瀕危」國家
有共計10億人居住在43個面臨海平面上升、超大型風暴和沙漠擴大威脅的國家。這些國家組成了「易受氣候影響脆弱國家論壇」(Climate Vulnerable Forum),致力推動一系列核心訴求。
潛在阻礙因素:該聯盟堅持要求,從2020年起每年1000億美元的氣候措施財政援助應該有一半來自各國政府,並且正在尋求獲得保證,援助金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包括孟加拉國、菲律賓以及各個小型島國和非洲落後國家在內的聯盟希望,聯合國兩攝氏度的目標能夠進一步收緊到1.5攝氏度,它們形容這是一個「存亡問題」。分析人士指,這些國家至少會極力要求把進一步收緊聯合國目標列為後備選項。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被認為是可能在巴黎氣候大會上阻礙協議的國家。當其他國家在致力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時,利雅得政府提倡保持在石油出口上的投資力度,因為該國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
英國
路透社報導,英國承諾在2016-2021年向國外提供約58億英鎊的氣候財政援助,這曾令它在過去的氣候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不過在巴黎會議前,英國消減可再生能源的政府補貼,以及在週三(11月25日)決定放棄發展碳收集及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商業性開發的10億英鎊項目,分析人士認為這會損害英國在全球氣候問題談判中的地位。
英國與中國在去年曾承諾合作在亞洲開發CCS項目,其中英國將投資3500萬英鎊。中國希望借這項技術幫助減少其國內數以千計的煤電項目碳排放量,但是英國在上週選擇放棄CCS開發,分析人士認為原因可能是來自英國財政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