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中國製造業放緩,焉知非福

中國製造業放緩,焉知非福

FT中文網
中國在上個季度實現了近7%的年化增長率目標,但數字無法告訴我們全貌。中國的經濟困境遠沒有過去。中國官方的製造業活動指數再度大跌,降至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有些投資者預計中國政府為此將推出更多刺激政策,這種可能性在亞洲各地股市引發一波樂觀情緒。但刺激性的經濟處方或許是錯誤的。

毫無疑問,中國製造業遭遇了強大的逆風。正與產能過剩問題做鬥爭的生產商,如今又面對著需求疲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正在加劇通縮壓力。

過去35年,製造業一直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推動力,帶動新興中產階層崛起的引擎。投資占到總需求的一半,所以投資放緩使政府要實現已經調低的7%增長目標也加倍困難。

北京方面明顯傾向於再拿出一個全面刺激計劃。今年,中國央行已6次下調官方貸款利率,無疑也將出台進一步的貨幣寬松政策。這將讓製造業和房地產行業能夠繼續享受投資盛宴。

此外還傳出了採取新一輪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風聲。地方當局已採納了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開支目標,政府正在快速審批建設新房屋和工廠的申請。

財政刺激具有明顯的吸引力。至於這是不是正確的措施就不好說了。眼看著製造業形勢糟糕,人們忽視了服務業的悄然崛起,它幫助抵消了其他經濟部門下滑的影響。上個月,中國服務業PMI指數升至53.6。其他方面的跡象也表明內需正在上升。房地產銷售已出現復蘇,房地產熱時期建造的成千上萬的公寓開始入住。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聲稱要推動經濟再平衡,由出口和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那意味著,增長引擎從製造業切換到服務業。這樣的歷史性轉變在製造業沒有相對放緩的情況下是幾乎不可能的。北京方面不應一看到工業部門感冒就把手伸向醫藥箱。

沒錯,中國希望實現的大規模轉型絕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共官員有充分理由擔心經濟放緩及其對就業的沖擊。中國的體量和在全球的重要地位意味著,中國的穩定不但對本國領導人、而且對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北京方面必須著眼於長期目標。一看到市場有恐慌跡象就趕緊刺激製造業和房地產業是錯誤的。財政政策如果是以鼓勵國內消費為目標,那倒也不壞。但是,不應發誓建造又一條無果之路,投資應當被引導向清潔能源領域,中國在這個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同樣,在資金外流之際,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對於抵消中國市場的流動性緊縮可能是必要的。但是,希望利用寬松貨幣政策來解決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將是錯誤的。

製造業活動的最新數據令人悲觀。不過,中國看似典型周期性下行的放緩,很可能正是人們期待已久的經濟再平衡。轉型是痛苦的,但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引用來源:FT中文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