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美國的TPP、沒TPP的台灣 我們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林河名、李順德、邱莞仁、張加、賴昭穎 報導
聯合報/賴昭穎、吳佩玲、宋建樟、李康齡 製作
- 美智庫學者:對 TPP未來感到悲觀,但TPP未批准對台灣仍然重要。
- 總統府:不必為TPP的動向太早預做結論。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川普都表態反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TPP前景堪慮,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即使TPP沒有批准,對台灣仍然重要。 TPP的原則是與美國建立雙邊協定的基礎,即便TPP失敗,台灣應該用它來評估與美國雙邊貿易協定的難度與價值,這同樣適用於台日貿易協定。 史劍道說,他對TPP未來「相當悲觀」,兩個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都反對,國會對於政治困難的投票興趣也不大;歐巴馬政府極力贊成,但即將在6個月內離任,無法與國會領袖有效的討價還價。 駐美官員:台灣應積極遊說12個成員國 有關TPP未來的動向,據了解,總統府目前的態度為,應等美國下任新總統選出後再觀察較為準確,不必太早預作結論。在被問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時,府方人士則表示:「這幾年雅加達在東協已經是老大,而且積極到新加坡都很擔心…」,言下之意,RCEP未必是外界刻板印象中的「由中國主導」。 行政院官員則說,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內大力主張TPP,但目前美國大選期間,川普與希拉蕊都主張不要推TPP,這就需要外交部及相關單位研析背後成因。相信未來就美國國情及政黨利益考量,當選的候選人仍可能繼續推動TPP,除非當選人真是川普。 我駐美官員說,若TPP因美國選舉因素延遲通過,給台灣喘息時間,應趁機比對TPP協定並調整,同時積極向12個參與國遊說。畢竟TPP是共識決,必須12國全數同意才能讓第二輪國家加入,因此美方常勸告台灣,同步展開對其他11國的遊說工作。 官員表示,多數美國經貿專家分析,希拉蕊應比較支持TPP,她目前持反對意見只是選戰策略、不得不的說法;川普雖表態反TPP,但他說話反覆,對商業具敏感度,應知道TPP對美國的重要性,因此川普當選後還是可能通過。 歐巴馬:願意在選後坐下來談TPP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日在白宮與歐巴馬會談,歐巴馬在會後記者會被問到,民主黨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都不支持TPP,他如何在「跛鴨」期間讓國會通過TPP?歐巴馬指出,尊重候選人的論點,關切這個國家的勞工立場以及工資,「但我有更好的論點,並有證據支持。」他希望在總統選舉結束後,對協定的實質事實有更多關注,而不是一個政治皮球,「我將與左右兩邊的人坐下,公開與他們坐下談」,從頭到尾瀏覽條款。 李顯龍則說,美國與TPP成員國合作夥伴、朋友,都已上桌協商,也克服了國內的政治反對意見以成就這個協定,若最後等不到結果,會有人很受傷,不只是情緒,而是真正的損傷。 TPP若沒美國 「對陸政策要謹慎」 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從政治和戰略考量,少了TPP,未來美國在亞太區能發揮的槓桿效果,差別就很大了。」此外,按國際談判情況分析,大部分經驗是,有的談判只有願景、但架構談不出來,很少是架構已經談出來,最終卻無法生效的,而TPP談了3年多,談不出來的可能性偏低。 李淳說,雖無法排除美國不參與TPP的可能,但如果美國退出,TPP也不會無疾而終,比較可能的情況,是出現「TPP 11」,也就是一個沒有美國、只有其他11國的TPP,而生效時程必然會比預期還慢。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表示,美國今年因總統選舉而掀起的反自由貿易民粹浪潮,可能衝垮歐巴馬的TPP部署,不但使美國的亞太戰略結構生變,更增添世界貿易大戰的隱性憂慮,更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更易遭到挑戰。 他說,自美國倡議TPP以來,朝野藍綠主要政治領袖,均將推動台灣加入TPP做為競選政見或施政優先要項;加上由於大陸對我參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排拒態度,因此很容易產生我國放棄兩邊努力,而過度單方傾向美國的疑慮。因此「沒有TPP的美國,亞太戰略布局動搖;沒有TPP的台灣,思考大陸政策要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