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大選衝擊: 主流媒體反省聲四起

美大選衝擊: 主流媒體反省聲四起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後,除了新總統的幕僚與國際政策受到矚目之外,另一個大眾關切的議題則是媒體問題。此次大選,美國主流媒體包括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媒體在民調與報導上對於柯林頓較為支持,大選結果出來後卻讓世人震驚,這衝擊迫使媒體反省自身做為傳媒的價值與有效性。關於媒體的議題,也是我們將持續追蹤觀察的一部分。

◎紐時公開反省

紐時公開信反省 「低估了川普」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來源:聯合報(http://udn.com/news/story/7994/2106422)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當初對他看走眼並窮追猛打的美國主流媒體該如何調適?從美國媒體龍頭紐約時報的選後反應可以看出端倪。紐時強調未來將堅持不偏不倚和無所畏懼的報導原則,也反省檢討媒體精英是否與美國廣大的民眾脫節。

川普當選後,紐約時報發行人沙茲伯格和總編輯巴奎特十一日發表致讀者的公開信,沙茲伯格也對社內新聞工作人員發了一封信。

對讀者的公開信提到「川普徹底的非典型特色,是否導致我們和其他媒體低估了美國選民對川普的支持?」這如同承認紐時低估了川普。

沙茲伯格在給社內同仁的信中,以紐時已故老闆、他的外曾祖父奧茲的辦報宗旨期勉大家:報導新聞時,無所畏懼亦無所偏袒。

沙茲伯格肯定紐時一向無所畏懼,不管誰當總統,但他也特別提醒未來將以不偏袒的原則報導川普政府,公正報導他的政策和施政項目。

沙茲伯格在信中說:「我們將檢視華府圈內和圈外,探討激怒紅色(共和黨)和藍色(民主黨)美國的憤怒根源。如果許多人民不再理解彼此,讓我們擔起詮釋和解釋職責。」

紐時專欄作家羅滕柏格(Jim Rutenberg)八月寫道,大多數紐時記者把川普看成「不正常和有潛在危險的候選人」,因此無法公正報導。這篇文章引起有關紐時報導不公的廣泛討論。

紐時總編輯巴奎特選後承認看走眼,他說:「我們在跑選舉行程時必須做得更好,走入這個國家,與各式各樣不同的人交談,尤其是總部設在紐約的新聞媒體,時時提醒我們自己,紐約不是真實的世界。」

大選開票後,紐時的公眾編輯麗莎.史佩德寫道:「當紐約時報開始自省,我希望編輯群將認真思考紐時鮮少報導的另一半個美國。」

川普推文嗆紐時 「爛又不正確」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來源:聯合報(http://udn.com/news/story/7994/2106433)

川普日前承諾克制在推特發文,以免爭議,十三日卻推文抨擊紐約時報,指該報報導他的總統選戰「寫得很爛又很不正確」。華盛頓郵報幫紐時說話,諷刺川普已當選總統但言論仍像是總統候選人。

川普推文寫道:「紐時因為報導『川普現象』寫得太差,而且極度不公,流失了成千上萬訂戶。」

對此紐時發表聲明表示:「大選日以來,我們的數位訂戶大增,增幅是往常的三倍。」

川普另一則推文寫道:「紐時致函訂戶,為有關我的報導寫得太糟道歉。我懷疑它未來會否改變?」川普指的是紐時發行人沙茲柏格和總編輯巴奎特十一日致讀者的公開信,這封信中雖自省「川普的非典型特色是否導致我們和其他媒體低估了美國民眾對川普的支持」,如同承認紐時低估了川普,但並未道歉,反而堅稱紐時報導選舉「靈活且有創意」,今後將繼續「無畏」、「不偏」報導新聞,並感謝訂戶支持。華郵說,川普宣稱紐時道歉,是曲解文意。

之後,川普再次針對紐時有關他對核武立場的報導大力抨擊,他推文說:「紐時今天指出,川普相信『更多國家應該取得核武』,這些記者真不誠實,我從來沒有說過這話。」

不過,美國多家媒體指出,今年三月川普在電視轉播的里民大會中說:「許多國家如中國、巴基斯坦、俄羅斯都已經有核武,北韓都有了核武,難道不希望日本也擁有核武?」

他今年三月接受紐時電話訪談提到美國協防日本問題,也表示「如果日本擁有核武,我不認為那對我們是壞事」。

◎選舉民調

民調也有正確的!

文/黃清龍(資深媒體人)

美國大選民調嚴重失準,還不如北極熊、猴子的「預測」來得正確,這不免讓人聯想到經濟學家和小孩比賽買股票的故事,全然無投資概念的小孩竟然跑贏專家,狠狠打了所謂「專業主義」一巴掌!

然而「專業主義」真的一無是處了嗎?這次大選,就有幾個準確預測川普當選的案例,值得加以重視。

其一是美國南加大經濟學教授凱普廷(Arie Kapteyn)與《洛杉磯時報》合作的破曉民調(Daybreak),成功預測川普將會當選。他們不像傳統民調一樣,請受訪者在候選人中選擇一個支持對象,而是要求受訪者以0到100的分數,說出自己投川普或希拉蕊的機率,同時也以0到100的量表,要求受訪者自估前往投票的可能性。這種調查方法可降低受訪者隱藏意向的機率,交叉比對之後也可精確掌握哪些人會去投票,精準度當然就大為提高。

其二是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學教授李奇曼(Allan Lichtman),他的預測不是靠一般「賽馬式」的民調,而是利用一套觀測民意趨勢的評量系統,也就是所謂「入主白宮關鍵」的13個問題,依照「是╱否」的答案,做出誰能勝出的判斷。李奇曼根據1860年至1980年的每次總統選舉,擬定預測系統,包括下列各項指標:期中選舉結果、初選競爭程度、是否競選連任、第三黨情況、短期經濟情況、長期經濟情況、政策改變情況、社會動亂程度、醜聞影響程度、外交和軍事成敗、候選人魅力等,如果執政黨未能符合其中6項或以上條件,將會在大選中落敗。

從1984年以來,李奇曼運用這套系統已經正確預測8次總統選舉結果,今年5月他即預測川普會贏。上個月底李奇曼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正值川普陷入連串涉嫌侮辱女性醜聞,他坦言這次選舉的確不容易預測,因為川普是不同於過去的非典型候選人,但綜合希拉蕊所面對的各項問題,他認為還是川普贏面較大。結果他又預測對了。

除此之外,印度大數據系統MogIA也早在上個月就預測川普會勝出。MogIA的預測方法是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蒐集逾2000萬個美國用戶的數據點,例如當中提到川普、希拉蕊的次數,以及附帶的關鍵詞和心情等,再進行綜合分析,看誰最受支持。由於並未涵蓋非網民意向,因此還須進行加權調整。但MoglA從2004年起預測美國總統大選,每次都正確,這次也不例外。

毫無疑問,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網路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傳統民調透過家用電話抽樣調查的方式,已經越來越無法探得真實的民意,必須從調查方法、加權計算,以及善用大數據等方面尋求改進。前述例證顯示,專業主義還是有其價值的,就看民調業者能否與時俱進。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