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義大利修憲公投(二)

義大利修憲公投(二)

編按:義大利於12月4日舉行修憲公投,公投內容針對國會改制。公投結果由反修憲取得公投勝利,這也使主張修憲派的總理倫齊下台。義大利的政經局勢會發生何種變化?而公投結果這隻黑天鵝又會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何種衝擊?以下為整理報導,作為持續觀察追蹤基礎。

義憲改公投案大敗倫齊下台

陳文和/綜合報導

來源: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06000386-260119)

義大利總理倫齊推動的憲改案在4日的公投中遭逢重大挫敗,倫齊矢言會依投票前承諾辭職下台,使得義國這個全球第8大、歐元區第3大經濟體,面臨新一波政經不穩定危機。而帶頭極力反修憲的疑歐派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或將順勢掌權,構成瓦解歐洲聯盟的嚴重威脅。

面臨新一波政經動盪

41歲的倫齊成為繼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後,今年全球民粹浪潮推倒的第3張骨牌,他於5日透過電視轉播向國民表示:「縱使如鯁在喉,我必須大聲說出,我輸了。我對公投挫敗承擔全部責任。我的執政經歷在此終結。」

他5日正式向義國總統馬達瑞拉提出辭呈。馬達瑞拉傾向不提早舉行大選,倫齊將先留任看守總理,馬達瑞拉會與各黨領袖諮商,再指派一名獲國會多數支持的新總理。目前檯面上的新總理人選包括現任財政部長帕多安,及國會參議院議長葛拉索。

法新社報導說,義國總統很可能指派一名獲本屆國會多數支持的新總理領導看守內閣,直到現屆國會2018年任滿為止,目前檯面上的總理人選包括現任財政部長帕多安與國會參議院議長葛拉索。

而最大在野黨「五星運動」敦促當局儘快促成各政黨合作制定新選舉法規,使義國得以較原定提前1年,在明年初舉行大選。

疑歐派掌權 威脅歐盟

義國政情觀察家指出,倫齊辭職後,反體制、反歐元區的「五星運動」,將有機會乘著全球高漲的民粹主義浪潮奪取義國中央政權、進而推動義國脫歐公投。民調顯示,五星運動與倫齊的中間偏左派「民主黨」,當前支持率難分軒輊。

義國第3大放款機構「西雅那銀行集團」(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也是公投未過的最大輸家之一。義國銀行業目前壞帳金額高達3600億歐元,以西雅那銀行壞帳比例最高,該行必須在今年底前填補50億歐元資本缺口,否則將面臨有序退場的風險。

力促明年初舉行大選

目前有一銀行團正為西雅那銀行可能需要的紓困計劃穿針引線,該銀行團5日召開了會議,考量是否要持續推動這項救援行動。假若義國的政局陷入動盪與混亂,勢將嚇阻資金的挹注。而且義國還有其他放款機構也亟需資金活水,以解決營運危機。

倫齊是於2014年2月間,以39歲之齡成為義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當年他曾慷慨陳詞:「義大利無法在不確定和不穩定的現狀中苟活,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 。」他還矢志要粉碎令人窒息的官僚體系、重塑國家的憲政體制。未料逾2年半以後,義國依然未能擺脫當年的困境。

經濟不振 公投成為發洩出口 憲改陳義過高 難擋民粹主義反撲

王嘉源/新聞分析

來源: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06000388-260119)

義大利總理倫齊未經大選就登上總理寶座,他有感於義大利在現行體制下很難有政黨長期執政,會阻礙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因此力推修憲欲打掉舊體制,但在經濟持續低迷之際,他的憲改主張陳義過高,終究不敵反當權派民粹主義風潮。

義大利這次修憲公投,經常被拿來與英國脫歐公投相提並論,但相對於今年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是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所主動提出,辦修憲公投並非倫齊主動提議,而是他推動的憲改方案在國會鎩羽而歸後,依據義大利憲法須交付公投由人民定奪。結果倫齊卻步卡麥隆後塵,也得負責下台。

卡麥隆敢推動脫歐公投,原本是仗恃著去年自己才帶領執政「保守黨」在選戰中大獲全勝,因而連任首相大位,他認為可乘勝追擊,不料卻低估了反歐盟、反移民的勢力。反之,倫齊是在2014年2月迫使時任大聯合政府總理的「民主黨」同志雷塔退位,取而代之,年僅39歲便一躍成為義大利共和體制成立以來最年輕總理,他根本還未經過全國性民意的洗禮。

倫齊力推憲改,係有感於自1948年現行憲法實施以來,義 大利已更換過60個政府,政權更迭頻繁,無法長期執政,不利於推展具延續性的重大政策,包括經濟改革。他欲藉修憲削減兩院制國會中參議院的權力,並讓單一政黨只要在大選中贏得相對多數選票,得票率達到37%,就可拿下眾院54%的過半以上席次,盼以此終結國會權力僵局,並降低短命內閣出現的機率。

但是,倫齊推動憲改卻嫌倉卒。首先,卡麥隆為前車之鑑,才連任首相不久的卡麥隆尚且會敗陣,低估情勢,何況是倫齊?再者,英國脫歐公投剛過,連哥倫比亞公投否決終結內戰的協議,當此之際舉辦公投的風險當然高,但倫齊卻拿總理寶座做賭注,先聲言公投不過就要下台,反而給了反修憲勢力一個大集結的好理由。

倫齊上台2年半以來,義大利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他處理難民危機,採取門戶開放政策,也讓許多民眾不滿。公投因此被塑造成對其執政的信任投票。他修憲的陳義雖高,但民眾更關心的是現實生活問題,難怪最後會將怨氣發洩在公投中,讓他難看,自己也成了「短命」總理。

義國經改受挫 景氣拉警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來源: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story/6811/2150545)

義大利「修憲」公投以失敗收場,總理倫齊若依承諾下台,他所推動的經濟改革勢必出軌,經濟仍將受生產力成長低落的拖累而陷入長期停滯。

 

義大利經濟的困境,只需以「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一項數字就能說明。以1995年的生產力為100,20年後美國是140,德、法、英國是130,葡萄牙為125,西班牙為115,義大利僅105。

經濟學者指出,生產力低落的原因甚多。第一,義大利企業規模較小,平均每家公司雇用人數僅四人,而德國為12人,且家庭企業占86%,企業深受「家庭文化」影響。

第二,20年來義大利一直抗拒勞動市場變動。工會只重視保護就業機會,而非保障勞工,結果使缺乏生產力的企業靠政府的補貼還能存活,並阻止更有生產力的企業取而代之。

第三,公務部門問題尤其嚴重。例如缺乏生產力的市有廢物處理公司一直受法律保護,不讓民間競爭者進入,藥品供應業也禁止低成本經銷商進入市場。

第四,資訊科技進展特別緩慢。企業規模小,接受政府補貼,又得到保護,自然不會迅速引進新科技。

第五,人力資源失衡。義大利一直是歐盟內部大學教育完成率最低的國家。沒有高學歷的藝術家及設計師雖然都很優異,但不能光靠這些人支撐全國6,000萬的人口。再者,在義大利的大學畢業生中,不到三分之一是攻讀理工科,而攻讀法律與人文領域者占40%。倫齊政府已經開始進行多項最要緊的改革。2015年修改就業法,規定更彈性的雇用合約,就業因而增加。

但改革速度實在太慢。由於義大利參、眾兩院的職權完全相同,因此改革法案經常在兩院間丟來丟去,例如「競爭法案」政府已經提出近兩年,但一直在參、眾兩院間打乒乓。倫齊「修憲」的重點就是將參議院定位為諮詢機構,以加速推動改革。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義大利公投「失敗」,倫齊下台固然是所有反對黨的勝利,但最大的得利者無疑是義大利極左派「五星運動」黨魁葛瑞洛,使他個人距離執政更加接近;但也正因為樹大探口風,使「五星運動」及葛瑞洛可能會遇到新的障礙。

「五星運動」主張義大利脫離歐元區,目前的民調支持度已與執政的「民主黨」差距甚小。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