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儲聯加息

美儲聯加息

編按:美儲聯(FED)於3月15日宣布升息0.75%-1%,並表示未來可能還有升息機會。FED此次升息將為美元帶來何種影響?美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又將如何發展?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提供參考。

美聯儲自金融危機以來第三次加息

英國《金融時報》 薩姆•弗萊明 華盛頓報道  譯者/梁艷裳

來源:FT中文網(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1790)

美聯儲(Fed)自金融危機以來第三次上調短期利率,加快了加息步伐,因政策制定者日益相信美國經濟復蘇續航力不錯,將提升通脹。

美國央行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至0.75%至1%,此舉早於上月市場預期。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堅持此前的預測中值:今年將總共加息3次,這與一些分析師的預測不符;他們原本預測,美聯儲將提出更激進的加息預測。一位利率決策者(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Minneapolis Fed)行長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不同意加息,他主張維持利率不變。

此外,美聯儲的聲明使用了新的措辭,強調其通脹目標是對稱的,這表明美聯儲承認,物價漲幅可能超出其2%的目標,卻不會迫使美聯儲大舉乾預。

聲明公佈後,美國國債收益率隨即跳水,同時美元匯率面臨壓力。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跌10.7個基點,至2.9%,是自從去年11月9日(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之後的那一天)以來最大的日內跌幅。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7.9%,至1.297%。

衡量美元兌一籃子6種其他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下滑1.1%,因年內加息4次的預期破滅。

美聯儲暗示貨幣政策步入新階段

文/
NICK TIMIRAOS / KATE DAVIDSON

來源:華爾街日報(http://cn.wsj.com/gb/20170316/fed101746.asp)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週三上調短期利率並暗示今年將繼續加息,這表明隨著美國經濟改善,美聯儲已步入貨幣政策新階段,將邁出更激進的步伐來收緊貨幣政策。

美聯儲官員表示,將把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高0.25個百分點至0.75%-1%,並預計今年還將加息兩次。

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說,簡而言之,經濟表現良好,美聯儲對經濟的強健和抵禦衝擊的能力有信心。

耶倫謹慎地指出,美聯儲對經濟增長、失業和通脹的預期並無太大變化,但預計形勢將繼續好轉。

在會後發佈的政策聲明中,美聯儲表示最近幾個季度美國通脹率正朝2%的目標移動,而過去幾年通脹率一直低於這個目標。這是促使美聯儲加息的另一個原因。

美聯儲還強調,通脹目標是對稱性的,也就是說,儘管美聯儲既不希望通脹率低於目標,也不希望高於目標,但偶爾上下波動也是可以的。耶倫則說,2%是目標而非上限。

美聯儲官員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中值與去年12月份公佈的結果基本一致。除預計今年將加息75個基點外(包含週三加息),美聯儲官員還預計明年將加息三次。

浦瑞興金融集團(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副總經濟師GUS FAUCHER說,經過長達十年的高度寬鬆後,貨幣正常化已經起航。

與此同時,巴克萊(BARCLAY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表示,美聯儲一邊加息,一邊卻沒有在加息預期上給出更快行動的信號,這說明美聯儲想利用有利的金融市場形勢,不希望開啟更快的加息通道。

市場對美聯儲的決策反響積極。美國股市和債券價格雙雙走高。道瓊斯指數上漲112.73點,至20,950.10點,漲幅0.5%。美聯儲在宣佈加息決定時使用的謹慎措辭促使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週二的2.595%跌至2.500%,為去年6月份以來最大單日降幅。

近年來,美聯儲的加息計劃每每因經濟表現弱於預期而擱淺,這也迫使美聯儲更多地強調經濟下行風險。但目前,美聯儲已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經濟表現強於預期的可能性上,這也推動美國貨幣政策走上一個新的階段。

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週三以9比1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加息決定。聲明稱,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投反對票,他希望維持利率不變。

許多投資者和分析人士原本沒有料到美聯儲會這麼快在本週就採取行動,但最近幾週美聯儲官員的一系列講話表明,他們正在認真思考本月加息的可能。

進入新階段後,美聯儲也面臨新的挑戰,其中包括何時收縮龐大的資產負債表。耶倫說,這次會議也討論了這一問題。

儘管美聯儲已開始討論對再投資政策進行調整,但官員們卻明確表示在加息到位以前不急於收縮再投資。耶倫週三表示,美聯儲並沒有劃定一個具體的利率水平,作為啟動資產負債表收縮的臨界點。她表示,這一決定取決於對經濟前景的質化評估。

隨著經濟站穩腳跟,其他挑戰也可能隨之而來。例如,美聯儲官員在收緊政策的時候,會不會過猛過快從而導致經濟由強轉衰?再比如,美聯儲的加息步伐會不會太慢,從而造成經濟過熱?

美聯儲還面臨更不確定的全球局勢。在以往貨幣緊縮中,像歐洲和日本這樣的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央行都沒有實施非常規性質的資產購買計劃以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個風險是,美聯儲對通貨膨脹的調控可能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經濟振興計劃相衝突。特朗普已承諾刺激經濟增長,打破過去十年的增長水平,把閒置勞動力重新拉回就業隊伍。

但耶倫週三試圖淡化這種可能。她說,美聯儲當然希望看到美國經濟在物價穩定的同時加快增長。

耶倫說,她在今年早些時候與特朗普進行過非常短暫的會晤,與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也進行了讓她滿意的初步交流。耶倫說,她完全相信能和姆努欽建立牢固的關係。

耶倫表示,針對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可能對稅制、監管或財政政策進行的調整,美聯儲尚未制定應對方案。耶倫說,美聯儲需要瞭解關於政策變化的更多信息才能決定如何應對。

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10位經濟學家中有將近七人預計下一次加息將在6月份到來,在接受調查的五位經濟學家中,有一位預計第二次加息將在9月份到來。

經濟學家點評美聯儲加息

 

文/HARRIET TORRY

來源:華爾街日報(http://cn.wsj.com/gb/20170316/rte091415.asp)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週三決定把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75%-1%﹐這是美聯儲2017年以來首次加息﹐也是過去10年來第三次加息。美聯儲官員在與會後聲明一同發佈的經濟預期中暗示﹐今年再加息兩次仍是合適的。

以下是一些經濟學家的初步評論。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FOMC)此次加息是順勢而為。FOMC有九位委員預計2017年將加息三次﹐儘管美聯儲近期的言論發生變化﹐但和去年12月份相比﹐委員會似乎不再急於進行利率正常化。美聯儲今日雖然上調了利率﹐但政策路徑預期平穩﹐我們認為今日的加息決定是FOMC在利用有利的金融市場環境﹐而非邁出了加速加息的第一步。--巴克萊(BARCLAYS PLC)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和ROB MARTIN

會後聲明與2月1日會後聲明最主要的差別是﹐現在FOMC對通脹上升更有信心。和上次聲明相比涉及通脹的變化有三處﹐這三處改變均指出目前通脹已接近FOMC 2%的目標水平﹐而且應會維持在該水平。--PNC副首席經濟學家GUS FAUCHER

儘管市場人氣指標因刺激預期得到提振﹐但官員們似乎仍未將任何大型財政刺激納入預期。美聯儲聲明的含義是﹐推出財政刺激可能會提升今後的經濟增長和基金利率的預期﹐但即使不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美聯儲仍可能每年加息三次。--HIGH FREQUENCY ECONOMICS LTD.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IM O'SULLIVAN

委員會一次只考慮一場會議的情況,不能也不願釋放貨幣政策太寬鬆的激進信號。不過美聯儲認可通脹基本上位於美聯儲的目標範圍之內﹐這就等於明確承認﹐當前的貨幣政策運行模式是不一樣的。--AMHERST PIERPONT SECURITIES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

美聯儲的聲明有些令人失望﹐幾乎沒有提供有關未來加息次數或加息時間的線索。儘管美聯儲承認經濟狀況改善﹐但對過分強調這些改善持謹慎態度﹐尤其是通脹方面。畢竟﹐委員會成員太瞭解最近價格上漲的大部分原因是能源成本上漲。--史蒂夫尼可洛司股份有限公司(STIFEL NICOLAUS & COMPANY, INC.)首席經濟學家LINDSEY PIEGZA

聲明以及經濟預期所傳達出的訊息比之前預期的要偏寬鬆﹐暗示該委員會希望強調其政策並沒有落後於形勢﹐而且3月份的加息也不是反應模式發生改變的一個信號﹐而是對經濟前景持較為樂觀的觀點。加入“對稱性”一詞來描述通脹目標﹐而且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NEEL KASHKARI表達出與眾人不同的偏寬鬆觀點﹐這樣就完成了意外寬鬆信號的傳達。--投行諮詢機構EVERCORE ISI副董事長KRISHNA GUHA

去年12月份的經濟預期顯示﹐2017年可能加息三次﹐當時市場上對此還存有疑慮。但現美聯儲這麼快就再次加息﹐表明正在朝實現這個目標穩步邁進。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加息兩次﹐而且聲明的措辭稍微有些偏緊縮(提到“對稱性”通脹目標)﹐同時聯邦基金利率的前瞻指引從“只會逐步地”上漲轉變為“逐步地”上漲﹐這些都凸顯出與過去幾年解除刺激措施時所用的猶豫不決語氣的不同。--惠譽(FITCH RATINGS)首席經濟學家BRIAN COULTON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