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全球經濟復蘇仍然面臨多重風險

全球經濟復蘇仍然面臨多重風險

編按:全球經濟是否前景復甦?而面臨的最大挑戰與風險又是甚麼?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提出其見解。

整理/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根據馬丁‧沃爾夫於《金融時報》的評論中,他首先指出國際清算銀行(BIS)許多判斷是錯誤的,他認為BIS許多判斷不合時宜,是停擺的時鐘,但在最新年度報告里,BIS這面停擺的時鐘是否像危機之前那些年一樣,再次顯示了正確的時間?目前的情況看來不同了。馬丁援引經合組織(OECE)首席經濟學家凱瑟琳•曼(Catherine Mann)所言,情況“有所好轉,但還不夠好”。 預計今明兩年全球增長會溫和提速。他們一定是希望,這將是持續增長的開始,投資加強和生產率更快提升會抑制住通脹。但這仍然只是一個希望。

馬丁也指出復甦將面臨一些風險:

首先一個明顯的風險是,貨幣政策收緊的步伐甚至在美國也會太快,更不必提歐元區了。通脹壓力仍然非常溫和。就連最杞人憂天的BIS也認同,通脹重現並非重大風險。部分原因在於全球化——全球化極大地提高了競爭壓力

另一個風險是金融風險。正如BIS總經理海梅•卡魯阿納(Jaime Caruana)所指出的:“在一些更小的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里,長期以來的金融繁榮已減弱,或開始掉頭向下。在全球來看,債務達到創紀錄的水平:2016年,(G20)經濟體的非金融行業債務存量與GDP之比約為220%,較2007年高出40個百分點。”一個突出特徵就是中國信貸與債務顯著快速增長。但馬丁指出這一點存在着樂觀的理由:跟2007年相比,核心西方金融系統的監管水平和資本狀況要好得多;如有必要,中國當局能夠穩定中國金融系統;除中國之外,全球範圍內沒有出現重大的信貸驅動的繁榮;最後,即使價值被高估的股票也許會下跌,這一點本身也不會引發信貸系統危機。如果說存在一種金融風險,這種風險可能源於公共債務,也許會在歐元區內

第三個風險是總需求再度疲軟。相當令人驚訝的是,這倒是BIS確實關注的一個危險。但是,只要通脹保持溫和,貨幣與財政政策的騰挪空間就會依然存在。當然,這也證明過早收緊貨幣政策是錯誤的。讓我們首先打造強勁前進動能吧。

最終,也可能是最大的風險在於全球合作的崩潰、甚至爆發衝突。這將摧毀世界經濟的穩定。所有人都依賴世界經濟的穩定,愚蠢的民族主義者和保護主義者也不例外——儘管他們不知道這一點。實際上,那種情況將摧毀整個全球秩序的穩定。正如BIS所指出的,毫無疑問,“正式統計數據、隨機觀測和簡單邏輯都表明,全球化是推動世界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一支重要力量”。 與這一毋庸置疑的進步伴隨而來的是不平等加劇、中等技能人員的集中失業,以及高收入經濟體內製造業崗位的急劇減少。此外,這反過來導致的結果之一,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保護主義——特別是在美國。

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的崩潰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創傷。市場上存在的明顯觀點——這些做法將“充滿着喧嘩和騷動,卻沒有絲毫意義”——似乎太掉以輕心。非常可能的是,未來不會出什麼大事。但是,這種靠規則管理的合作,也有可能會在一夜間失去本就脆弱的勁頭。

馬丁也指出身處高收入國家的他們曾放任金融系統破壞經濟的穩定。接着,拒絕使用力度足夠大的財政與貨幣刺激,來快速擺脫危機之後的經濟困境。但未對成功國家和不太成功的國家在經濟命運上的分野做出回應。這些都是巨大的錯誤。如今,在經濟復蘇之際面對着新挑戰:避免世界經濟崩潰,同時確保增長可持續、並讓更多人享受到增長成果。

馬丁感到遺憾的是,看上去我們可能無法戰勝這些挑戰。BIS明智地談到構建彈性。這樣做的部分意義在於確保增長不再像以往那麼依賴債務。不過,這只是所需的提高經濟效率和政治合法性的途徑之一。如果不對這些結構性挑戰做出回應,此次復蘇不大可能很強勁或能夠持久。

馬丁最後提到,後救助時期終於非常接近。是鞏固好的地方、改造不好的地方的時候了。

引用來源:FT中文網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