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經濟》貿易戰升級 台灣難逃戰火

經濟》貿易戰升級 台灣難逃戰火

編按:美國6日宣布對陸開徵總值340億美元進口商品25%關稅後,川普擬再對2000億美元陸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意味貿易戰再升級。行政院高層表示,這將是長期戰爭,由於美、中與台灣經貿關係密切,台灣不可能不受影響,當務之急要釐清美、中、台產業供應鏈。

距白宮6日宣布對陸開徵總值340億美元進口商品25%關稅後,不到一周,史上規模最大貿易戰再升級!川普擬再對2000億美元陸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大陸商務部、外交部昨回應指出,大陸對美行為感到震驚,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陸方將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

針對美再推加稅清單,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昨指出,美方以加速升級方式,公布徵稅清單,大陸完全不可接受,對此表示嚴正抗議。大陸政府將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同時,將立即就美方單邊主義行為,向世界貿易組織追加起訴。

大陸首次以「震驚」形容美國做法,《多維》引觀察人士指出,一方面是針對美方應對的速度。貿易戰6日拉開序幕,雙方各自向對方開出340億美元關稅清單,但才過4天,美國便宣布「加碼」,對陸展開第二輪關稅戰,美做法也打破5月19日「停打貿易戰」的聯合聲明;另方面,是對美「不計後果」打貿易戰的擔憂。美海關統計,2017年美自陸進口商品總額5056億美元,陸自美進口僅1300億美元,按此,陸將無法等量徵稅做為反制。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回應指出,這是一場單邊與多邊主義、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強權與規則之戰。陸方將和國際社會一道,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她重申,美方行為是典型貿易霸凌主義,陸方將作出必要反制,堅決維護正當合法權益。

她強調,大陸貨物出口40%中,2/3高科技出口產品都是外資企業。美方是向全世界開火,也向自己開火。

《人民日報》昨報導,加徵關稅後美大豆進口成本增加,但大陸完全有能力應對進口減少缺口。目前已未再新採購美國大豆,轉而全部採購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為主的南美大豆。

行政院高層11日表示,面對大陸崛起威脅到美國經濟霸權,美國不會坐視,川普發動的這場美中貿易戰,將是場長期的戰爭,由於美、中與台灣經貿關係密切,台灣不可能不受影響,當務之急要釐清美、中、台產業供應鏈,才能找到自處之道。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對於美國對大陸的301貿易報復清單,再加碼2,000億美元,行政院高層表示,不意外,因為大陸的崛起已被美國盯上了,歷史上每逢有新興霸權崛起,一定會發生戰爭,只是過去是真實的戰爭,今天換成貿易戰,近期美中貿易戰即是國家霸權爭奪戰。

這位官員說,從歷史來看,這樣的霸權爭奪戰短期是不會停止的,美國301表面的理由是處理不公平貿易,增加就業及提升薪資,但真正的原因仍在於阻止中國的崛起。

近三百年全球只有美、歐在爭霸權,但把時間回溯一千年前,那時中國也曾是霸權國家,行政院高層說:「目前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面對強權地位遭到顛覆,川普近期接續對大陸提出貿易報復清單,是可以理解的。」

高層強調,這既是一場霸權爭奪戰,接下來雙方必定還會你來我往,現在只是在「叫價、叫囂的過程」,台灣處於兩強之間,不能且戰且走,必須要找到自處之道。

面對美國報復清單的項目愈來愈多,這位高層官員表示,在全球產業分工日細的情況下,光看這份清單,難以評估台灣受創的程度,必須弄清楚美、中、台的產業供應鏈,才能做出準確判斷,企業也才能長期的貿易戰裡找到自己的出路。

他表示,近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整合各國「產業關聯表」,研編附加價值貿易統計(TiVA),經濟部可循此研究美、中、台的產業供應鏈,如此政府及企業才能在美中長期貿易戰裡找到自處之道。

針對美中貿易戰升溫,經濟部表示台灣產業需留意連鎖反應。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部初步檢視清單大項目後,確認「與台灣緊密相關」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未在名單之內,直接影響不明顯,但近期將與各產業公協會溝通因應,「二隻大象吵架,加碼演出,全球經濟勢必有動盪。」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昨也指出,接下來要觀察中國大陸會有什麼反應,美國新一波關稅課徵實施仍需要時間,對台灣影響將會密切關注。

王美花解釋,這次清單產品主要是農工類產品,項目內的機械設備產品雖是台灣主力產業,但「主要是賣到中國大陸、是內銷比較多」。在工業產品中,中出口到美國最主要三項是電機電器音響設備、機械器具與零件、傢俱寢俱與車燈類等,腳踏車產品勉強被影響,「台灣高階腳踏車仍是留在台灣製造」,低階款因生產基地有些移往中國大陸可能約略受到影響。

另,紡織類因對紗線布料等原料課稅,台灣業者有些在台灣做的,影響多大還需要評估。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台灣業界三三會會長許勝雄也建議應全面掌握狀況,台灣應避免成為犧牲品。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三三會會長許勝雄11日強烈建議行政院成立「中美貿易戰危機處理小組」,就貿易戰擴及的層面、影響程度進行全盤檢視並提出對策,以避免台灣成為列強爭鬥的犧牲品,「至少要知道大象們(指列強)是怎麼打,才不會被踩死!」

他直言,美國列出「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的清單」,是不智的行為,不但對美國經濟活動沒有正面幫助,最終也會傷害到消費能力,甚至引發民怨,更將影響到全球貿易,也打亂過去數十年來無形中建制的秩序。

然而,許勝雄真正擔心的是,不只是大陸、其他受到波及的國家也都會採取反制的手段,全球將「無寧日」的被迫捲入這場貿易戰局裡,接著是經濟戰、產業戰、貨幣戰也跟著一一出現,進而牽動全球的產業供應鏈、產業板塊的大位移、大洗牌。

他預言,這樣的局面不會有稍停的時刻,「未來幾十年,全球都會一路打一場沒完沒了的仗,不會停。」全球消費會冷下來、貿易量也會因此減少

許勝雄直言,政府不能只是觀戰,除建議行政院應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外,他認為,與各國簽定FTA,是政府能夠突破全球貿易戰、經濟戰、讓企業有喘息空間的不二法則,也是政府必須要努力突破的現況,否則,台灣將陷入「逼企業外移」的不利狀況。

此外,他表示台商也不能再袖手旁觀,要有加入戰局的思考,當中美貿易戰改變全球競爭局勢時,台商首要課題是,拉高自己存在的價值,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提升技術,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二,許勝雄說,儘可能到全球布局,雖然企業到海外布局並非易事,但當產業、全球供應鏈的板塊改變、洗牌時,如果企業未能前往越南、中東等海外布局時,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他也提醒,世界變化的很快,可說是瞬息萬變,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企業必須隨勢而變,才能掌握瞬息萬變的「變」,企業不能不變,更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工商團體認為貿易戰帶來的心理衝擊會大於實質影響。

根據中央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清單,工商團體說,貿易戰擴大對企業實質衝擊不大,但恐對企業造成心理衝擊,擔憂貿易戰持續延燒恐將波及台灣企業。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的清單,課徵10%關稅項目包括金屬製品、紡織品、化學品、動植物產品與礦產品等,但並未將手機與筆電納入清單。

台灣的手機與筆電相關產業,大多是到中國設廠生產再輸出至美國,這次清單並未將手機與筆電列入清單,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研判,新的課稅清單對台灣影響不大;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馮鋕瓏則認為,對電子業多少還是會造成衝擊,差別在於程度大小。

賴正鎰表示,從美中雙方態度來看,這場貿易戰目前還看不到止戰的跡象,而這樣的氛圍恐將對企業形成心理衝擊,擔心下一波貿易戰不知何時會發生,會不會燒到台灣相關產業。

賴正鎰指出,台灣目前有40%的貿易銷往中國,其中又有35%是台商在中國設廠製造後再輸出至美國,為降低美中貿易對台灣的衝擊,企業或許可考慮將部分在中國的生產基地移往沒有貿易懲罰的地區,例如東南亞,或是直接到美國設廠生產,避免被貿易戰波及。

馮鋕瓏表示,最新一波的貿易清單雖未將手機與筆電列入課徵關稅清單,但預估仍會影響電子相關產業,差別在於影響層面多大,是否在台灣可接受範圍內;工總目前正在盤點統計,台灣在中國生產並輸出到美國生產規模與品項,再進一步研議對策,降低美中貿易摩擦對台資企業的影響。

我央行也緊盯貿易戰,將示情況調整貨幣政策。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美中貿易大戰延燒,美國宣布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6兆元)的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最快8月底生效;對此,中央銀行官員昨(11)日回應,假設美中貿易大戰走到最壞的地步,衝擊到台灣實質經濟、產出缺口擴大,我國貨幣政策將會視情況進行調整。暗示必要時,央行可能擴大寬鬆貨幣或降息,以扶植經濟成長。

央行官員說,初步查閱,清單裡並不包含手機終端產品,但也坦言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比先前的500億美元清單略大,不過整體而言「還好」。

官員並強調,內部正密切關注此事發展,因為一旦演變成各國都用關稅相互抵制,進而導致全球經濟貿易活動減少、貿易量下降,就可能衝擊我國下半年的經濟成長表現,因台灣經濟成長動能相當倚賴外需。

美國10日再度宣布將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進口關稅,並可能會在8月30日徵求公眾意見結束後生效,商品清單包括服裝、電視零件和冰箱等消費品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但不包括手機等一些備受關注的產品。

央行官員指出,按照過去經驗,正式生效需經四、五個月時間,但若加速通過,也不排除有提前至8月底適用的可能。

央行初步檢視,目前這2,000億美元、6,000多項產品清單裡,並未包括手機終端產品,雖然納入部分機械零組件,但台廠是否會受到衝擊,還是發生轉單效應,仍有待評估。

央行官員並表示,美國對中國的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若正式生效,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確實會比先前的500億美元清單略大一些,但因為手機終端產品仍未納入,所以整體影響「還好」。

針對貿易戰,相關學者也作出提醒。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說,這次新一波貿易戰受影響的大部分是魚類、菸草、手套等民生相關產品,資通訊產品比較少,對美國來說波及不大,但對中國來說傷害就相對嚴重。

劉孟俊指出,中國出口大量消費性產品到美國,這些取代性高的商品,多半要靠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原本低價商品利潤本來就不高,這次美國又課徵10%關稅,要自行吸收成本難度高,只能轉嫁到商品價格上,少了價格競爭力,中國製的消費性商品,就容易被其他國家的類似商品取代,反而讓像是東南亞、拉丁美洲的商品因此獲益。

劉孟俊說,台灣主要以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為主,這次貿易戰衝擊應該不會很大,不過,該擔心的還是氣氛問題,現在全球經濟仍在復甦當中,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會變成不確定因素,降低廠商投資意願,導致復甦力道受到壓抑,台灣很難不受到波及。

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則認為,貿易戰開打期間,其實雙方已經談判很久,代表中國有一定的讓步,但最終讓步的內容無法滿足美國期盼,才導致貿易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要中國讓步難度更大,會被看成對美國示弱,因此,中國可能會有相對應的報復手段。

他強調,雖然目前看起來,貿易戰對中國傷害比較大,但美國一樣會受波及,包括台灣等其他世界各國也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陳添枝說,從這次清單來看,項目牽涉範圍非常廣,全世界分工非常精細,台灣廠商有可能間接受到波及,不可掉以輕心,政府單位不能一句「影響有限」就結束,要好好做功課,趁現在報復政策還沒有實施,趕快針對各項產品分析,並找相關廠商討論因應措施,聽聽他們的意見,找出最佳解決辦法。

劉孟俊指出,台灣產業現在是內需比較弱,要靠外需維持經濟動能,中美貿易戰可能會導致台灣變成「內冷外也冷」。以他的觀察來看,中國可能會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內需消費帶動經濟成長,這就是台灣很好的機會,企業可以趁機搶攤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後續還是要視中國實際因應作為而定。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美國新增2000億美元關稅項目,加上第1波的500億美元關稅清單,已接近大陸出口到美國貨品金額的一半,若貿易戰再升溫,恐擴及台灣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等產業,對台灣將造成更大傷害,政府與企業不可掉以輕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接下來的關鍵是看大陸政府如何反擊,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讓貿易戰風暴再起,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作法,尤其暴風圈已掃到民生食、衣類別,美國接下來要小心通貨膨脹、民怨四起的壓力,若大陸報復力道加強,恐怕是兩敗俱傷。

參考來源:中央社、中國時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