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經濟》 OECD下修明年經濟預測

經濟》 OECD下修明年經濟預測

編按:國際組織近日發布全球經濟預測數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1日發表預測明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下修為3.5%;金融方面,BIS(國際清算銀行)公布最新統計10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升抵106.95,創今年新高,顯示10月新台幣較貿易對手國貨幣更為強勢。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1日表示,貿易戰開打及美國升息都將威脅全球經濟成長。儘管短期內全球經濟不至於急速走下坡,但OECD依舊將明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下修為3.5%。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OECD先前在9月曾預期,今明兩年全球GDP都將成長3.7%,但周三最新報告將明年成長率下修為3.5%,並預期2020年GDP成長3.5%。

OECD認為在全球各國當中,非OECD會員國的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減速情形最為顯著,因為美國聯準會逐漸升息將使新興市場資金外流,打擊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及南非等國經濟前景。

OECD周三將巴西今年GDP成長率維持在1.2%,但明年成長率從2.5%下修為2.1%。OECD在9月曾預期南非今年GDP成長0.9%,明年成長1.8%,但周三分別下修為0.7%及1.7%。土耳其明年GDP成長率更從0.5%下修為-0.4%。

OECD首席經濟學家布恩(Laurence Boone)表示:「全球經濟的長期趨勢是成長逐漸減速。雖然我們不認為全球經濟將大幅衰退,但未來仍面臨諸多風險。成長減速的過程向來艱辛。」

她也指出:「未來全球經濟面臨更多挑戰,主要是因為全球貿易關係緊繃,且資金逐漸從新興市場流向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已開發國家。」

周三報告預測,貿易戰規模擴大造成的市場動盪將使全球GDP在2021年前損失0.8%,但貿易戰的源頭美國卻能在今明兩年維持2.9%及2.7%的GDP成長率,與9月預期相同。

OECD以貿易戰衝擊為由,將今明兩年中國GDP成長率下修為6.6%及6.3%,2020年成長率更將縮小至6.0%,將是30年來最低點。歐元區至今雖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但OECD仍預期GDP成長率將從今年的1.9%一路下滑到2020年的1.6%。

至於瀕臨脫歐的英國可望受預算規模擴大激勵,明年GDP成長率擴大至1.4%,高於9月預期的1.2%,但OECD警告脫歐後英國經濟將受到衝擊,估計2020年GDP成長率縮小至1.1%。

OECD同時認為美中貿易戰可能嚴重拖累增長。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經合組織(OECD)周三警告稱,美中貿易戰升級可能會在2021年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沉重打擊,形成的價格壓力將迫使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加大力度收緊貨幣政策。

總部位於巴黎的這個國際組織在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隨著全球擴張越過頂峰,針鋒相對的貿易限制可能會把世界經濟從「軟著陸」搞成「硬著陸」。

「我們談論的已不再是增速停滯,而是增速下降。」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Laurence Boone)表示。該組織現在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的3.7%降至2019年和2020年的3.5%,略低於其上一次預測,但仍屬健康擴張速度。

該組織強調,日益加劇的貿易緊張將是這一良性局面的主要風險之一。

經合組織表示,美國和中國已經加徵的關稅所造成的損害將比較有限,使這兩個國家2021年的產出比原本有望達到的水平低大約0.2%至0.3%,短期內對其他國家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將是輕微的。

如果美國按計劃從1月開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而中國進行報復,那將使兩國產出受到的影響翻倍,並推動美國物價比原本可能達到的水平高出0.6%。

然而,經合組織表示,如果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兌現其威脅、對所有其餘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而北京方面發起還擊,那麼短期成本將「顯著更高,波及面更加廣泛」——特別是考慮世界各地商業投資計劃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的影響之後。

在這種最糟糕的情形中,到2021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比基線水平低0.8%,其中美國產出將比基線水平低1%以上,中國產出將受到更沉重打擊。全球貿易將下降2%,經合組織國家的商業投資平均將下降約2.75%。

經合組織表示,美國消費者很可能要承擔以較高價格為形式的大部分負擔,而如果更廣泛的消費品面臨關稅,貨幣政策制定者將更有可能做出回應。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美國利率將比基線水平高出約0.5個百分點,從而推動美元走強,並增加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壓力。

經合組織還指出了其他風險,包括中國經濟急劇放緩、油價波動、英國退歐不確定性以及歐元區一些銀行的脆弱性,稱這些風險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比預期更硬的硬著陸」。

經合組織敦促各國政府準備好應對經濟低迷:規劃好相關項目,以便在需要採取協調財政刺激措施的情況下迅速啟動這些項目。

「(公共)債務水平較高意味著很難像以往那樣利用貨幣政策,因此合乎邏輯的結論是,各國必須坐下來討論協調財政刺激。」布恩表示。

BIS(國際清算銀行)公布最新統計,10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升抵106.95,創今年新高,顯示10月新台幣較貿易對手國貨幣更為強勢。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受到美股大跌衝擊,台股昨(21)日盤中一度重挫,新台幣匯率也朝向31元大關靠攏;不過隨後台股跌幅縮減,加上韓元由黑翻紅,新台幣匯率貶幅收斂,終場以平盤價30.908元作收,總成交量10.66億美元。

BIS(國際清算銀行)每月公布各國最新匯率指數,10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增至106.95,創下今年新高,相較於匯價相對持堅的新台幣,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實質匯率指數進一步下滑至114.53,兩國的差距由9月的8.69,縮減至10月的7.58。

匯銀主管分析,10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上漲,主要是貶值幅度落後於主要貿易對手國所致,「貶得比別人少,就代表新台幣比其他亞幣更為強勢」。

據統計,10月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貶值1.35%,僅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貶幅2.66%的一半;而人民幣、星元10月分別貶值1.32%、1.31%,與新台幣均相去不遠,據避險功能的日圓則是升值0.2%。

BIS資料顯示,自2013年7月以來,新台幣有效匯率指數均低於韓元,央行常藉此說明,台灣出口產業競爭力領先南韓。

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是指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匯率指數的加權平均數,名目匯率指數上升,表示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

反之,則表示貶值。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則是進一步納入各國物價變化,實質匯率指數上漲表示出口價格競爭力減弱;反之,則表示增強。

參考來源:工商時報、經濟日報、金融時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