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政經》資本主義與民主

政經》資本主義與民主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Martin Wolf探討資本主義與民主的關係。Martin Wolf分別援引《資本主義的力量》以及《民主與繁榮》這兩本著作進行探討,最後指出,資本主義是最好的經濟制度,正如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一樣。但是,如果在一個備受約束的環境裡,則可能不利於資本主義民主的發展。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Martin Wolf探討資本主義與民主的關係。首先,資本主義是最佳經濟制度嗎?當過記者和商人、現在是投資人和作家的德國人賴納•齊特爾曼(Rainer Zitelmann) ,他的答案是肯定的。齊特爾曼在《資本主義的力量》(The Power of Capitalism)一書中的核心觀點,乃資本主義是唯一成功的經濟制度。他借助歷史經驗進行解釋。從上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災難,到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後這40年,中國經歷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成功脫貧;資本主義西德和韓國的繁榮,與它們的社會主義「雙胞胎」東德和朝鮮的貧窮之間的對比;還有智利的經濟成功,與實行社會主義的委內瑞拉的悲慘失敗之間的對比。

齊特爾曼觀察到,太多知識份子出於混雜了羡慕、厭惡和傲慢的複雜心理,錯誤地憎恨資本主義和資本家。二戰後的經驗確實多次證明了這種觀點的正確性:推動繁榮的最強大因素,就是在受法律約束的競爭性市場經濟中經營、受到公正司法體系監督的追逐利潤的企業。

齊特爾曼對民主的基本看法是,它造就了過度公共支出和過度市場干預的要求。因此,在他看來,民主對資本主義構成威脅。很多左翼人士持相反的觀點,即資本主義讓稅基流動性過強,讓經濟過於不平等,不利於實現穩定的民主。因此,資本主義對民主構成威脅。

資本主義與民主存在衝突嗎?丹麥政治學家、哈佛大學(Harvard)教授托本•伊韋爾森(Torben Iversen)和英國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教授大衛•索斯凱斯(David Soskice)則認為,資本主義和民主不存在衝突。他們在《民主與繁榮》(Democracy and Prosperity)一書中強調,資本主義和民主可以共存。他們發人深思的理論有三個核心要素。

首先,政府是核心。在發達經濟體中,政府需要確保企業相互競爭,工人配合,人口接受足夠的教育和培訓,推動技術進步的研究得到資助,經濟依賴的基礎設施得以建設。許多人把市場與政府對立起來,但實際上市場與政府是共生的。

其次,在發達經濟體中,受過教育以及渴望成功的人士是人口中規模很大、政治參與度很高的一個群體。這些人傾向於投票給他們認為在經濟方面有能力的政黨和候選人。

最後,領先企業(以及發達經濟體)所依賴的技能,是嵌入在居於特定區域的人口網路中的。因此,企業相當不具有流動性。只有技術要求較低的業務可以四處遷移。

這些論點具有重大意義。它們說明,資本遠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可以到處跑:核心活動需要在特定區域進行,每個發達民主國家都通過全球化從其他國家的技能中獲益。兩位作者還指出,民主政府不得不向企業提供其成功所需要的説明,而企業反過來也無法逃避民選政府選擇強加的稅賦和規章制度。只要執政黨能夠滿足大部分中產階層的需求,民主就可以保持穩定。

伊韋爾森和索斯凱斯指出:逾一個世紀以來,只有新加坡、韓國、臺灣、以色列、愛爾蘭和香港進入了發達集團。這些相對較小的國家和地區都具有不同一般的特點——強力且意志堅定的政府和難得的人力資源。中國或許也能實現。但現在它仍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中國成功的主要障礙是難以打造由內部驅動的創新支撐的大規模知識密集型產業。

伊韋爾森和索斯凱斯認為,民主與先進資本主義的聯繫,源自「決定性選民」會堅持讓其國家保持經濟成功這一事實。這是他們的收入及其子女的預期收入、以及他們所預期的公共服務經費的基礎。因此,民主非但不是經濟成功的障礙,反而是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動力。

伊韋爾森和索斯凱斯指出,知識經濟將繼續依賴於擁有恰當技能的不願移動的人群。反過來,這部分人群的數量將大到足以維持民主,並讓企業服從有能力的政府的意志。在兩位作者看來,當下對現狀不滿的階層是民主的一個問題,而非對民主的威脅。

Martin Wolf指出,資本主義的確是最好的經濟制度,正如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一樣。但是,如果在一個備受約束的環境裡,則可能不利於資本主義民主的發展。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

引用來源:金融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