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政經》美中貿易協定是否有助中國更深層的改革

政經》美中貿易協定是否有助中國更深層的改革

美中貿易戰是否有助於中國進行更深層的改革?白宮顧問納瓦羅曾說,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而是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對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聲稱,改什麼、怎麼改必須符合所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等,「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根據大紀元報導,《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先生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貿易談判中,中共肯定有它的一個底線,美國要求結構性改變,涉及的面比較多,其中有一些,估計中共不可能做改變的。

經濟學家程曉農博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在阿根廷的G20峰會上,中國實際上是答應了要改革,「但這些東西不見得就是中共宣稱的『堅決不能改』的東西。因為我們都知道有些東西中共從來都沒改過。比如民主化,什麼時候中共改過?沒有必要把中共在政治層面上不肯改的事情,和中美貿易戰混在一起談。」。他認為國內許多人希望借美國的壓力迫使中共進行政治改革,是一種幻想。

根據中廣新聞網報導,中國經濟學家許成鋼在2019天下經濟論壇十週年冬季場提出,中美談判有助於中國制度改革。目前的中美貿易戰和中美談判,也許可以成為一個外部壓力。例如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智慧財產權),中國已經實施很多相關的法律,但白紙黑字的法律到了法院,因為司法不夠獨立,沒有被確實執行。例如進一步開放金融業市場給外資。這些都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幫助。

根據《金融時報》的社論指出,中美貿易戰可能會反而讓中國獲益。因為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在國有、非國有和外資企業之間轉向競爭中立來回應外部壓力。屆時的結果可能是迎來新一輪的經濟快速增長。

根據英國BBC報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金刻羽將貿易戰稱為一個給中國的「戰略性禮物」。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她解釋,美國要求中國做的事情,包括更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更公平的貿易,這些對於中國而言在長期來看都是好事,有時當改革難以推進時,需要外部挑戰來加速這一過程。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就出現這一情況,當時很多中國國有企業的改革一直被推遲,但因為要滿足WTO的要求而突然順利推行。

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也同意金刻羽的看法。他向BBC中文網表示,從長遠來看,美國所要求的結構性改革幾乎肯定會在更大維度上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利益,並且會打破中國經濟模式中顯而易見的僵化部分。不過他也提醒,「但這些好處不是免費的。從短期來看,中國要承受一些痛苦,經歷一段時間的創造性破壞,會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而對於優先考慮穩定性的中國政府來說,這顯得沒有吸引力。而這種根本性的經濟規劃決策,需要採取更寬廣的視角,包括考慮那些非經濟的因素。

中華經濟研究院蔡慧美與傅豐誠的分析指出,面對中美貿易戰中國大陸的回應是繼續改革開放,但中美雙方的願景是競爭的,必須視環境變化調整其戰術及節奏。中國大陸政權本質不會調整,真正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長遠影響因素仍是對市場的預期及供應鏈的調整。

資料來源: 大紀元、中廣新聞網、金融時報、BBC

引用來源:大紀元、中廣新聞網、金融時報、BBC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