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七成美企財務長 對美國明夏經濟悲觀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負責此項調查的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財金系教授葛拉罕(John Graham)指出,上次調查財務長對景氣看法轉趨悲觀,主因是美股大跌,當時美股一度較去年9月的高點重挫近20%。此次調查預估明年第一季會出現經濟衰退的比率降到3成8,財務長並認為未來一年企業資本支出可增加5%,就業人口成長2%,薪資將上揚2%。
不過,財務長對於一年後的景氣看法卻相當悲觀,有67%的受訪者認為明年第三季經濟會陷入衰退,有84%的財務長估計2021年第一季會發生經濟衰退。
葛拉罕表示,「預計衰退發生時間之近,以及看衰的比率之高,都是以前調查相當罕見的情況。」至於未來一年財務長雖普遍預期資本支出與就業將維持成長,葛拉罕分析認為,這是因為投資與就業是經濟的落後指標,通常都在經濟萎縮後才會開始轉弱。
杜克大學全球商業展望季調是針對全球財務長進行訪調,受訪的財務長超過1,500名,其中包括469名北美地區的財務長、145名亞洲地區的財務長、261名歐洲地區的財務長,590名拉丁美洲地區的財務長、42名非洲地區的財務長。
不只是美國 全球經濟將進入同步放緩階段
根據《遠見》雜誌的報導指出,國內外專家與學者的共識是:「2019年逐漸步入全球經濟的轉折點,從繁榮期走向衰退期,在這過程中,市場將會非常震盪。」
同樣地,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布魯金斯學會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和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的追蹤指數亦顯示全球經濟已進入「同步放緩」階段。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今年3月以來全球主要國家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普遍不利。中國政府當局已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降低到6-6.5%,歐洲央行(ECB)也將今年預估成長率由1.7%大幅下降到1.1%,而且還可能「再走下坡」;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綜合領先指標顯示美、加、英及歐元區的成長動能都減弱。
全球經濟真正的問題,在於長期結構性的問題糾結難解,而景氣循環又恰巧從成熟期轉向下坡路。主要的結構性挑戰有二。第一是桑默斯等經濟學者主張的「持續性停滯(secular stagnation)學說,即由於人口老化,生產力成長減緩,貧富差距擴大,市場競爭性下降等因素,導致需求結構性疲軟,並引發國家主義與民粹主義興起,例如英國「脫歐」、川普勝選、美中貿易戰,及自由的全球經濟秩序備受侵蝕等政治效應,形成惡性循環。第二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私人及公共負債加速擴大,目前已經達到極限,碰到景氣下滑時負債很容易失控,再度引發金融危機,並使經濟衰退的風險提高,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杜克大學全球商業展望調查、遠見雜誌、金融時報、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