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專家:英國面臨六大危機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指出,英國正面臨六大危機。
第一,經濟危機。這場危機起始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如今最重要的方面是生產率停滯。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的資料顯示,從2008年至2018年,英國每小時產出僅增長了3.5%。英國的每小時產出落後於愛爾蘭、比利時、美國、丹麥、荷蘭、德國、法國、瑞士、新加坡、瑞典、奧地利、澳大利亞、芬蘭和加拿大。生產率增長停滯意味著人均實際收入增長停滯。這意味著一個人群只有在另一個人群的日子過得更糟糕時才能提高生活水準。這無法造就和睦的政治氣氛。長期的財政緊縮已經令英國的政治矛盾更加尖銳。
第二,國家認同是否必須具有排他性。有人堅持只能有一種身份認同,有人認為可以有多重身分認同。
第三,英國脫歐。支持與反對英國退歐的兩個陣營勢均力敵,各方的情緒強烈,形成緊張對立。
第四,政治危機。英國政黨在歷史上是沿著階級界線形成的,但已不適合當前的身份認同分化:一部分人樂於既是英國人又是歐洲人,另一些人則堅稱,既然是英國人就不應該是歐洲人。在此過程中,兩大主要政黨都受到重創,但一個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
第五,憲法危機。歐盟成員國資格是一個憲法問題。利用全民公投作為解決這類憲法問題的手段,本身就是一個憲法問題。如果全民公投應該用來決定這些事情,那麼議會在解釋和執行這一決定方面必須承擔怎樣的角色?
第六,領導力危機。如今英國面臨一場可能的大選,由伯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領導的保守黨與傑瑞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領導的工黨對決。這兩人都有領導力不足的問題。
英國同時面臨多重危機,包括經濟惡化、國家認同,以及移民問題等,這些複雜的問題仍有待時間去解決。
英國脫歐公投後 面臨經濟危機
根據《財經新報》報導,英國財政研究所(IFS)發布報告指出,自脫歐公投後英國出現了近 250 億英鎊的財政黑洞。衰弱的經濟成長將使英國失去近 310 億的稅收,就算減掉像歐盟支付的 60 億英鎊,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在 2020 年英國會出現近 149 億英鎊的財政赤字,而非之前預測的 104 億。IFS 指出,若在加上未來人口老化、移民減少以及利率可能增加,都將會繼續加劇政府的財政赤字,若要真的解決債務問題估計還要 10 年。
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林蒼祥則認為,英國從「脫歐公投」到「正式脫歐」過程冗長,惡化市場風險偏好,英國脫歐將對歐盟經濟復甦不利,甚至可能引發歐盟解體,預期英國和歐盟談判的不確定性,將衝擊股市及外匯市場。
根據《淡江時報》報導,英國前駐臺代表、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系副教授寇大偉(David Coates)表示,英國脫歐結果除造成英鎊貶值、國內經濟動盪外,目前對內外的工作和居留、經濟、貿易等法規需要重新制定。對內,英國人民至歐盟國家工作,以及產業延伸至歐盟的其他國家都可能面臨受限;而對外,外來移民與專業人才的聘僱的相關法案也尚未明確,若嚴格限制外來工作者的資格條件,除了可能會影響專業人才赴往英國就業的意願,也動搖投資者對英國市場的信心。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英國脫歐可能透過貿易及投資等管道衝擊經濟成長,且迫使英國須重新安排與歐盟合作之替代模式,該協商過程可能耗費數年,致英國經濟不確定性升高,進一步損及消費及投資,並影響其國際金融地位與內部政治穩定。進一步而言,英國脫歐可能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如下:第一,經濟成長恐因貿易及投資等負面衝擊而下滑。第二,需靠增稅及刪減公共支出以化解脫歐對經濟之衝擊。第三,喪失「牌照通行權」恐傷害金融業發展,使倫敦失去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地位。第四,不利英鎊作為國際準備貨幣之地位,並加重債務負擔。第五,保護主義色彩加重,並引發國內其他地區仿效要求舉行獨立公投。
英國脫歐 政治對立有增無減
根據《天下雜誌》的獨立評論報導,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表示,脫歐公投之後的社會分裂,是近代英國少見的;分裂的社會更進一步醞釀著政治對立。不論是在政黨之間、議會與政府之間、內閣成員之間、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英國政治機制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糾結在脫歐議題。此外,就在脫歐屆滿兩年當日,倫敦市區,反脫歐的10萬民眾走上街頭,結合商界代表,抗議執政黨的脫歐談判,也高聲質疑反對黨刻意模糊對脫歐議題的主張。然而,要求脫歐、反移民的聲浪卻也未曾稍減;影響所及是,在英國各主要城市,與移民有關的社會衝突更加劇烈,其中尤以東歐及穆斯林移民問題為然。
英國脫歐 經濟、地緣政治、國家主權等仍是爭論焦點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Martin Wolf認為英國脫歐會對英國造成負面影響居多,包括中短期經濟效應和長期的政治影響。
此外,根據信報財經新聞報導,Martin Wolf 曾表示,英國無疑是歐洲國家,英國人面對的問題只有一個---希望英國成為怎樣的歐洲國家。是歐洲的邊緣國家,還是塑造歐洲未來的國家。今天,英國人選擇離開這個潘朵拉盒子。諷刺的是,他們卻打開了另一個潘朵拉盒子。雖然前後兩次的決定不可同日而語,但其精神脈絡卻如出一轍。經濟、地緣政治、國家主權等仍舊是爭論之焦點。英國所面對的,始終是國家在歐洲共同體中的角色和利益問題。然而,在任何制度之中,利益永遠不會單方面傾斜。功利式思維無助我們創造或改善任何依靠真誠合作的制度。順此邏輯,如何適當地約束和授予國家權力,將會是今後國際化的重要課題。這不單是政治家需要研究,我們每位公民更必須思考。因為國家,是屬於每一個國民的。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財經新報、淡江時報、信報財經新聞、中央銀行、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