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進軍DRAM產業 大陸自主開發DRAM再出擊
據經濟日報108年7月2日報導,全球DRAM主要專利遭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大廠掌握,台灣過往數十年都無法突破大廠專利,完成自主DRAM開發,紫光如何避開大廠專利侵權問題,走出自己的路,值得關注。
高啟全現為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長江存儲執行董事及代行董事長、武漢新芯CEO。他曾先後在美國仙童半導體、英特爾等公司任職,1987年追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回台,擔任台積電一廠廠長,之後出任南亞科總經理、華亞科董事長等職務,被譽為「台灣DRAM教父」。
刁石京現擔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紫光國微董事長、紫光展銳執行董事長、長江存儲執行董事等職務。
紫光集團除了在南京有工廠正在興建外,與重慶也有密切合作,不排除是新工廠的另一選擇;技術方面,紫光集團旗下的IC設計公司紫光國微,具有DRAM相關產品的研發實力,未來若能整合至紫光,將挹注其DRAM事業群發展。目前紫光欠缺的是DRAM的製程技術,這部分預計可望藉由其新任執行長的業界人脈補強。
觀察大陸記憶體產業發展,自2014年以來歷經大基金的成立以及各地方政府投入發展,DRAM產業出線的有合肥長鑫與晉華集成兩家,NAND Flash產業以長江存儲為發展主力,但富士康半導體亦在2018年宣布與珠海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將在珠海規畫12吋半導體廠,傳聞意圖進軍DRAM產業,至今尚未有消息。
早在2014年期間紫光就曾表達出研發DRAM,但無疾而終。此次紫光集團重返DRAM,其原因包括,首先是福建晉華在去年11月遭美國禁售後,廠務已呈半停滯的狀況,加上與聯電合作研發終止,最終量產與未來研發之路都不容易。
其次,據科技新報108年7月1日報導,雖然合肥長鑫 5 月在上海參加全球半導體聯盟記憶體論壇(GSA Memory+Conference)時,預計今年底量產 8Gb 的 DRAM 產品。但僅有一家正在進行的 DRAM 廠對中國自主開發 DRAM 產品的目標而言是不足的,特別在中美貿易摩擦之後,如何擁有與國際接軌與競爭的產品,是中國目前至關重要的議題。
據經濟日報108年7月2日報導,紫光集團大動作宣布將正式進軍DRAM產業,中國再啟動DRAM自主開發之路,首先要解決的還是專利技術授權來源這個難題。台經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獨缺DRAM這塊,有非發展不可的理由,但來自美國等的阻力也大,至於台廠,恐將面臨更嚴酷的挖角考驗。
劉佩真指出,中國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完整性獨缺DRAM這塊版圖,目前僅有合肥長鑫的行動式DRAM預計在今年底前量產8GB的DDR產品,但是福建晉華卻因為踩到美光的紅線,且遭到美國制裁,造成營運停擺。
她分析,以中國的大方向來看,自主發展記憶體產業是必定要走的路,由於中國的記憶體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如果可以自產取代進口,對於自主可控的程度將有很大的助益,另外,記憶體在新興科技上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包括車用、雲端運算、伺服器等,甚至是手機、PC等的應用。
劉佩真指出,考量未來大市場商機,及補足產業鏈版圖缺口的兩大因素,中國勢必會加速發展記憶體產業;不過,在跨足DRAM的同時,也將面臨相當多的阻力,其中最重要的仍是專利技術的授權來源。
劉佩真表示,美中貿易戰之下,美國及韓國都不可能釋出技術給中國,因此,短期包括技術、人才等仍要借重台灣,不過,經過福建晉華的事件後,對台廠形成一定的寒蟬效應,台廠在與中國的合作上也會更加謹慎。
她強調,在技術及人才的需求下,中國向台灣記億體大廠的挖角一直沒有停過,以中國半導體人才缺口高達32萬人的情況來看,未來隨著紫光進軍DRAM,對台灣的挖角行動恐將進一步擴大及加劇。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