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面臨衰退 但別指望中國拯救世界經濟
據經濟日報108年10月4日報導,美國經濟可能走向衰退的信號愈來愈明顯,美國9月服務業景氣指數降至三年低點,製造業景氣指標意外下滑到十年來低點,且民間企業就業成長也不如預估。
經濟學者開始擔心,美國是否已經逼近所謂的「失速」狀態,亦即還不到衰退的最慢速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本月也可能再度下修全球成長預估。
不過,彭博資訊專欄作者莫斯(Daniel Moss)指出,全世界也應該對另一項超乎尋常的理由知所警惕:中國大陸這回將不會再出手搭救。
在美國先後於2001及2007年兩度陷入衰退時,中國大陸都曾經是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引擎之一。金融海嘯達到頂峰時,北京政府曾打開信貸閘門,並降低利率,激勵中國大陸對外國原料商品及工業產品的需求。但這次不太可能再看到這種場景。北京當局已不太有興趣再推動大規模的財政擴張措施,以免負債大量累積、助長資產泡沫。
大陸政府去年雖也採取措施以滋潤經濟,但動作卻非常審慎。經濟學者一直預測,大陸人民銀行(央行)會降低基準貸款利率,但始終未曾發生。人行偏愛定向降款,將信貸引入一些重點產業,不願讓資金恣意亂流。
莫斯指出,而且,只要美國總統川普仍坐鎮白宮,人民銀行便不太可能再度全面放鬆貨幣政策,這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展望絕非好兆頭。
好消息是由於中國大陸經濟規模龐大,因此所採取的擴張措施必然會產生擴散效應。2001年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僅1兆美元,2007年為4兆美元,如今已達到14兆美元。大陸企業持續對鄰國投資,且亞投行等機構也可能對一些陷入困難的經濟體提供資金。
但反過來看,大陸目前GDP年增率約僅6%,比2001年的10%及2007年的15%都低出甚多,而大陸的成長模式已不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不管美國經濟何時再度陷入衰退,都不能指望大陸再度攜手力挽狅瀾。因為大陸不僅缺乏意願,而且也不像過去那樣給力。
據科技新報108年10月1日報導,過去 10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經濟一直在放緩,但最近一系列糟糕的數據引發新的擔憂。美國私人機構公布的《中國褐皮書》表示中國第三季將是今年以來最疲軟的一季,儘管借貸增加,但製造業、房地產和服務業都在惡化。
中國經濟烏雲籠罩情況暫時未散,8 月中國工業產值增長速度是 2002 年以來最低的一個月。幾週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保持 6% 以上的增長率並非易事。國內問題、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和非洲豬瘟都阻礙中國快速發展。
《中國褐皮書》基於對 8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在中國進行的 3,300 多家企業採訪,發現當前經濟疲軟主要發生在製造業。報告稱,雖然出口下降是一個因素,但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價格成長明顯放緩。工廠端的價格在 6 月停止上漲,然後在 7 月和 8 月下跌,可能損害企業利潤,進而限制投資和償還債務的能力。
今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年增6.2%,低於今年第一季的6.4% 和2018 年的6.6%。第三季或明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不到6%。中國政府今年已試圖透過減稅和增加金融體系的流動性來支持經濟,但減稅在拉動經濟成長方面的效果,往往不及基礎建設支出。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Gary Hufbauer 估計,中國經濟成長下降1%,可能會使全球經濟成長下降0.2%。據 BBC 訪問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Tommy Wu 表示,中國經濟放緩變得越來越嚴重,國內經濟的疲軟和外部環境的惡化,包括全球經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都對中國經濟放緩起作用。他進一步指出,鑑於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從商品到機械的任何事物的市場需求,中國經濟的任何衰退現象,都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