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印度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印度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編按:印度總理莫迪4日宣布,印度決定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除印度外,其他RCEP談判的15個與會國家確定明年簽署協定。印度不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經濟增長放緩。第二,印度國內對開放市場的反對,有可能導致莫迪的政治基礎出現動搖。第三,對貿易逆差擴大的擔憂。

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介紹RCEP的源起,東南亞國協(ASEAN)原已與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紐 澳簽署 5 個「東協加ㄧ」1 (ASEAN+1) FTA,惟個別 FTA 的自由開放程度差異甚大,且適用不同的關稅,以及複雜的原產地規則等國內法規,不利於區域內經貿活動的整合。2011 年 11 月第 19 屆東協高峰會議通過「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架構協議」(ASEAN Framework for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邀請中國、 日本、韓國、印度、紐西蘭及澳洲等 6 個對話夥伴參與。

RCEP 的16 個成員 GDP 合計約 27 兆美元,涵括全球約一半的人口 及 3 成全球貿易總額,占我總貿易額的 6 成。

RCEP 的涵蓋議題包括:(1)初始條款及一般定義;(2)貨品貿易;(3)原產地規則,包括產品特定規則之附件;(4)關務程序與貿易便捷化;(5)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6)標準、技術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7)貿易救濟;(8)服務貿易,包括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和專業服務之附件;(9)自然人移動;(10)投資;(11)智慧財產權;(12)電子商務;(13)競爭;(14)中小企業;(15)經濟和技術合作;(16)政府採購;(17)一般規定和例外;(18)體制性安排;(19)爭端解決;(20)最終條款。

然而,談判多年的RCEP,今年印度卻決定不加入。據金融時報108年11月5日報導,正在應對經濟急劇放緩的印度,對該協定表現出相當大的抵制。印度本已存在巨額對華貿易逆差,對於進一步向中國商品開放市場持猶豫態度,曾要求各種讓步作為交換條件。印度國內團體,包括孕育了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的右翼團體——民族衛隊(RSS),紛紛批評該協定。印度外交部次長維傑•塔庫爾•辛格(Vijay Thakur Singh)表示,印度在峰會上傳達了不加入RCEP的決定,這反映了印度對當前全球形勢以及協議的公平和平衡的評估,印度還有重大的核心利益問題仍未解決。

據日經中文網108年11月5日報導,作為新興經濟大國不斷崛起的印度,在談判的最終局面下加強對自由化的慎重態度,原因主要有三個:

其一是目前的經濟增長放緩。印度2019年4~6月的實際增長率降至5%,失業率也達到歷史最糟糕水準。2014年上任的總理莫迪此前保持了7~8%的高增長,但目前迎來政權首個經濟減速局面,「如果自由貿易擴大,農業等印度本國産業有可能遭受嚴重打擊」(談判相關人士),似乎加強了警戒。

其二是印度國內對開放市場的反對,有可能導致莫迪的政治基礎出現動搖。莫迪領導的執政黨通過5月大選的勝利,看似鞏固了第2任期的基礎,但由於經濟減速,在10月底的邦議會選舉中議席大幅減少。定為招牌政策的國內製造業振興政策「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也不順利,不得不顧慮貧困和就業問題。

日本等RCEP談判參與國此前認為,莫迪贏得大選之後會轉而對早日達成妥協持積極態度,但截至目前預期落空。

第三是對貿易逆差擴大的擔憂。印度是有約13億人的人口大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僅為逾2000美元,在16國中排在第14位,表現低迷。産業競爭力仍然較低。

2017年印度的貿易總額為7494億美元,其中RCEP談判參與國佔到約3成。談判國佔印度貿易逆差的65%,尤其是中國的逆差佔整體的近4成,金額很高。根據談判結果,中國的電子産品和澳大利亞等的農産品可能進一步流入,導致逆差膨脹。

據天下雜誌108年11月5日報導,印度退出RCEP,代表印度也要走向保護主義嗎?事實上,印度仍持續地與RCEP各自的成員國合作。與其說是印度走向保護主義,不如說印度認為雙邊談判的利益大於多邊談判。另外,印度同時也正與美國進行自由貿易談判。退出RCEP的印度,並沒有放棄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機會。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日經中文網、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天下雜誌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