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
據BBC中文網108年11月25日報導,香港2019區議會選舉結果正式出爐。在逾71%破紀錄投票率下,香港地區政治版圖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主派共取得388席,比以往增加263席,18區中有17區由民主派取得過議席,民主黨一躍成為最大黨,多區均出現多名年輕的政治素人當選。建制派只有59席,比上屆大減240席,許多資深議員和大將均宣告敗選。
區議會選舉結果的歷史性改變還意味著,民主派有可能在未來香港特首選舉有更大話語權。在1200人組成可以選特首的香港選舉委員會中,有117席是由區議員擔任,過往因為建制派壟斷區議會,這117席一直由建制派區議員擔任,如果民主派最終奪得這百多席, 連同民主派本身在選舉委員會中的340多席,如今可能在委員會有約460席,佔超過三分之一。
香港民主派認為有關結果是「變相公投」,反映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回應示威浪潮的「五大訴求」。建制派則認為,區議會已不能只靠地區民生工作,會作出深切檢討。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早晨表示,特區政府一定會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並「認真反思」。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今次結果不能夠改變現時的政治僵局,就算民主派全取選委會議席,特首選舉的主導權仍然在中央手中。他亦指出,2003年民主派也在區議會多區獲得過半議席,但並沒有影響建制派之後的立法會選舉形勢。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副教授方保恆說,在2012年特首選戰中,當選人梁振英僅僅得689票當選,落敗的唐英年獲得285票,唐被視為與香港本地資本關係密切的候選人,且獲得首富李嘉誠公開支持。方保恆認為,如果民主派和本地資本勢力結盟,就隨時有足夠票數自行決定特首人選。
「北京要避免出現這種『政變』,恐怕只能重新統戰本地資本。北京與本地代理人的關係從來複雜,香港仍是中共無法完全控制的境外地區,」方保恆說,「短期就看林鄭月娥會否被快速撤換,由與本地資本關係緊密的人取代。」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結果讓北京和香港政府了解到,社會對運動支持度仍然相當高,並沒有慢慢消退,中央和特區政府一直未能有效回應民意,只是強調「止暴制亂」,造成市民逆反,如果繼續在這問題上採取「拖字訣」,是不能夠解決問題。
他認為,民主派獲得大多數議席,對「反修例運動」有正面影響,因為社運人士難以持續不上班、以義務性質投入運動,區議會提供了資源,包括議員薪水、辦事處及地區網絡等,可以用作支援運動的發展,但這亦意味著,民主派靠攏更激烈抗爭路線,以往提倡溫和妥協、與北京溝通的路線難以複再。
BBC記者喬納森·赫德(Jonathan Head)分析認為,除非政府回應示威者訴求,示威浪潮將會繼續,在選舉翌日,仍然有人在香港中環高叫「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口號,而防暴警員不太肯定自己可以多強硬,亦有新當選的議員到訪理工大學,去聲援仍然被包圍的示威者。
雖然特首林鄭月娥說會認真反思市民的不滿,但喬納森·赫德說,要中國同意她才能夠作出讓步,北京可能會希望用一些沒有那麼爭議的人取代她的職位。香港的反對派仍然遇到挑戰,新一批的年輕區議員要回應本土議題,不是單純追求民主,要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合作去爭取中央政府的讓步。
據紐約時報108年11月26日報導,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影響力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S. Glaser)在電話採訪中說,香港的選舉結果表明,北京的共產黨領導層在瞭解民意和民主過程方面是多麼地脫節。「中國每次試圖處理民主問題時,他們都失敗了,他們對民主制度和民主社會如何運作的瞭解非常糟糕。」
各派人士一致認為,這種一邊倒的選舉結果,使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在對抗議活動作出回應上面臨更大的壓力。對民主派來說,這意味著要解決香港公眾對官員有更大問責的更廣泛呼聲。其他政界人士則擔心,投票的結果可能被北京視為香港正進一步脫離其控制的信號,需要北京作出更嚴厲的回應。
中國會對香港區選結果作出如何回應目前備受關注,官方媒體新華社在25日下午2時許發表了有關香港區議會選舉的報道,報導中沒有提及民主派獲勝的消息,但批評「過去5個多月中,亂港暴力分子與外部勢力遙相呼應,不斷製造、升級暴力活動,造成香港社會政治氛圍對立、社會情緒撕裂、經濟民生發展受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據新頭殼newtalk108年11月25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避談選舉結果,僅表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並喊話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此外,人在日本東京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不管香港局勢如何變化,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任何企圖搞亂香港、損害香港穩定繁榮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紐約時報、新頭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