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可能發生違約連鎖反應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可能發生違約連鎖反應

編者按:人行外部委員馬駿於2017年即提出,中國央行政策目標己不符現況籲修央行法,應取消以GDP增速為宏觀調控目標,而將穩定就業為宏觀調控之核心目標。於本年12月19日警告,在全國上萬融資平台類機構中,只要幾個公開違約,就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中國自90年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支持了近年來提振增長率的許多地方基礎設施項目。但是它與中國影子銀行業緊密相連,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很難全面評估與這些融資平台相關的風險,中國金融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正處於發展、改革與糾結中。

中國央行外部顧問馬駿警告,國內數千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可能發生違約“連鎖反應”。其中一個實體本月近乎錯過還款。

人民銀行(PBoC)的外部顧問馬駿呼籲政府引入“干預機制”以遏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相關風險。這類平台是中國用來為道路、橋樑和其他基礎設施提供巨額建設資金的特殊實體。

“在全國上萬平台類機構中,只要幾個公開違約,就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形成‘紮堆’,”馬駿週三在國有控股的《證券時報》發表的採訪中表示。

“因此,應儘快制定系統性防範和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的措施,有效防止出現一批平台違約倒閉的系統性風險,”他補充道。

隨著經濟增長放緩至30年來最低水準,中國面臨著本幣和美元公司債券違約激增的局面。專家們還警告稱,與政府有關的違約可能給中國債務市場帶來信心危機;這些市場長期受到國家隱性擔保的保護。

近幾個月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積累的大量債務日益感到擔憂,尤其在本月其中有融資平台——內蒙古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開發集團——近乎違約之後。馬駿表示,潛在的措施是讓健康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兼併重組陷入困境的同行。

早在2017年底馬駿即提出,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調控體系與現代化治理體系的要求有相當距離。為建立一套有效維護宏觀經濟與金融穩定、避免宏觀槓桿率繼續快速上升的貨幣政策架構和利率調控體系,建議應修改「央行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人行決定貨幣政策工具如何使用的權力。他認為應取消以GDP增速為宏觀調控目標,而將穩定就業為宏觀調控之核心目標。

馬駿表示: 「在中國宏觀槓桿率已經很高,金融風險不可忽視的情況下,繼續設定年度GDP增長目標,會增大各級政府和國企增加槓桿的衝動,擴大金融風險和房地產泡沫,加大資源環境的壓力,強化數據作假的衝動。」他強調,將宏觀調控目標從GDP改為就業應可建構現代化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曾經擔任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經濟學家的馬駿首先開展「金融危機的預警、傳染和政策干預」和地方債務與金融風險等相關課題,達到降杠杆、防風險的目標,應在体制機制上下功夫,包括將宏觀調控核心目標從GDP增速改為就業,清理開發區、開徵房產稅、公布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強化地方人對地方債的監督能力,打破剛性兌付等。中國中央政府越來越關注系統性風險,在本月於北京舉行的高層規劃會議上,討論明年的諸多經濟挑戰,將規避系統性風險列為優先事項。強調穩定的宏觀政策,輔之以靈活的微調,並承諾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瑞穗證券經濟學家Serena Zhou在發給投資者簡報中。“請注意,這一承諾是在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開發集團——由呼和浩特地方政府100%擁有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據報導錯過債券償付的同一天提出的,”她補充道;這家呼和浩特集團本月早些時候未能償還10億元人民幣(合1.42億美元)的私募債券。儘管還款期限最終被延長,但這件事引起分析師們的注意。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支持了近年來提振增長率的許多地方基礎設施項目。但是它們也與中國的影子銀行業緊密相連,這使得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很難全面評估與這些融資平台相關的風險。

 

來源:FT 工商時報 信報

引用來源:多元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