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美議員試圖推動醫療供應鏈從中國遷回本土

美議員試圖推動醫療供應鏈從中國遷回本土

編按: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供應鏈及生產線的正常運作,隨著美國各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對藥物和防護裝備的需求飆升,也凸顯美國對中國製造的醫療防護裝備和原料藥的過度依賴,川普政府的官員和美國各政治派別的議員越來越擔心從中國採購醫療用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對華鷹派人物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和馬薩諸塞州進步派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最近加入了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和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等人的行列,對醫療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的情況表示擔憂。

日前萊特希澤對20國集團(G20)的貿易部長們表示:「不幸的是,與其他國家一樣,我們在此次危機中認識到,過度依賴其他國家作為廉價醫療產品和物資的來源,已造成了我們經濟中的一個戰略弱點。」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查德·鮑恩(Chad Bown)編製的數據顯示,美國近一半的個人防護醫療設備,包括口罩、護目鏡和手套等,都從中國進口。

美國在藥物關鍵成分上對中國的依賴度更難計算。最近,一項由魯比奧、沃倫和康涅狄格州參議員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等人共同發起的參議院議案提出,製藥公司應向五角大樓報告從中國採購的原料藥數量,以便國防部調查美國在藥物供應鏈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作為與北京方面貿易戰的一部分,川普政府之前就在向美國企業施壓,要求它們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回美國,其採用的一個手段是通過懲罰性關稅機制。

2月,當中國因新冠疫情而長時間關閉,關鍵生產設施令外界越來越擔憂其影響時,納瓦羅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疫情給美國敲響「一記警鐘」,美國應該減輕對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藥物和醫療用品的依賴。

現在,隨著疫情在美國迅速蔓延,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因為醫療服務機構和州政府官員都疾呼需要物資。

紐約州目前是全美國病例數最多的州,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稱,其他各州都在拚命設法採購的抗疫裝備,其主要呼吸機製造商正是來自中國,這是「命運的殘酷安排」。表示:「問題又回到了中國。」

分析師稱,一個重大問題是,美國要如何在企業強烈反對的情況下,說服它們把製造業務遷回本土?

代表美國藥品製造商行業機構的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贊成有必要探索各種方法,「鼓勵加大國內藥物開發和製造」,但它也表示,僅僅是改變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也需要「數年時間」,帶來「巨大成本」。

國會工作人員和貿易律師表示,企業需要徹底改變思維方式。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行業的供應鏈都是圍繞效率和價格競爭而設計的,企業從哪裡能以最合適的價格買到質量符合企業需要的產品?」一名民主黨資深助理表示,「美國需要重新設計這些供應鏈的運作方式。」

Reshoring Institute的負責人羅斯瑪麗·科茨(Rosemary Coates)表示,要幫助企業將供應鏈遷回美國的組織,只有在對財務有利的情況下,企業才會考慮轉移。她也指出,關鍵是企業會根據總成本做出經濟上合算的決策。

科茨更說明,有一種做法有利於企業將部分供應鏈遷回美國本土,就是將供應鏈中的一部分環節自動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然而,這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然而要立即離開中國在操作上也有難題。還要處理員工遣散及公司清算等問題。

即便是最堅決支持美國重要戰略企業遷回製造業務的人也承認,制定政策來實現這一目標是有難度的。

「我們希望企業在這裡生產,在這裡採購,但他們只會在盈利的情況下這麼做。」一名共和黨資深助理表示,「我們也希望他們盈利。我們一直在努力解決的最大問題是:我們才能如何激勵他們?」

據美國媒體報導,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頒布一項行政命令,實行「購買美國貨」的規定,強制聯邦機構只能購買美國製造的藥品和醫療設備。

除了要求聯邦機構只購買美國製造的醫療產品外,美國國會的政策制定者還曾討論,提供政府支持的專項貸款幫助企業將供應鏈遷回美國,並以減免稅收來獎勵這麼做的企業。

但長遠來看,這些是否足以讓離開中國成為值得美國企業去做的一件事,仍然存在疑問。

「他們必須願意這麼做,必須有一種愛國情懷,」上述共和黨助理表示,「如果中國切斷我們獲取關鍵藥物成分的管道,那將是毀滅性的。」

引用來源:FT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