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抗疫情政策需要步步聚焦

抗疫情政策需要步步聚焦

編按: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居家避疫不宜太久,最多幾個月,而且政府必須努力使其一次性達到效果;否則各國只能效仿瑞典,採取限制較少的抗疫對策。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度過這場疫情的旅程將是漫長而艱難的。我們不可能知道它會何時結束,儘管很難不去推測。相反,如果我們要避免從我們在走的狹窄路徑上跌落,在面對大規模死亡與經濟災難同時,就必須聚焦於前方的幾步。

如果不能在最近的將來避免這些災難,就有可能在下一階段面臨混亂。即使控制了疫情,也回不到不久之前,還視為理所當然的正常狀態。至少要等到發現某種療法或者疫苗,才有機會恢復常態,否則經濟與社會損害,將持續更長時間。

經合組織(OECD)分析了未來的經濟動蕩表示 ,這不是普通的衰退,甚至不是由需求崩潰引起的蕭條。經濟活動正被關停,部分是因為人們害怕接觸,部分是因為政府要求他們呆在家裡。這些行動的直接影響可能是七國集團(G7)領先高收入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減少20%至30%。多個行業停擺的狀態每持續一個月,年增長率就可能下降2個百分點。

此外,代價的分擔也不均勻。失業對基層非技術工人的影響最大。能夠在線工作的人們和企業繼續工作。那些無法在線工作的,就沒法繼續工作。

在全球層面,代價也沒有得到均勻分擔。許多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正受到外部需求崩潰、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空前資本外逃的打擊,同時還不得不藉助能力嚴重不足的衛生系統來應對疫情。在福利國家體系有限或缺乏、大量民眾依靠脆弱的非正規經濟勉強謀生的國家,封鎖隔離造成的傷害尤其嚴重。

質問這樣的經濟屠殺是否合理是正確的。在高收入國家中,瑞典採取了限制最少的抗疫對策。與挪威比較一下就能清楚表明這種取捨:瑞典的失業率也有所上升,但遠低於其鄰國;然而,瑞典的死亡人數也更高。我們應該感謝瑞典的實驗。我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無論結果如何。

然而,馬丁.沃爾夫觀點與衛生專家和領先經濟學家的觀點一致,即封鎖隔離對於拯救衛生系統免於崩潰和控制疫情是必要的。但是封城措施必須是短期的。無限期地把人們關起來,不可能不給個人帶來巨大痛苦,給社會和經濟造成巨大損害。在政府無法提供高收入國家那種高成本社會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這種說法顯然是正確的。

封鎖隔離必須是一段短暫的喘息期間,之後將轉向一群德國專家所稱的「風險適應戰略」。在封鎖隔離期間,政府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不得不再次採取如此嚴厲的干預措施。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這麼做:幾個月,不能再長了。否則,他們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效仿瑞典。

讓封城措施取得實效,以便讓我們能夠在無需居家避疫的情況下恢復生活,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害。在這方面,必須聚焦於當下,而不是高企的公共債務和未來的其他負擔。今日之憂患已夠今日憂慮。就像在戰爭中,一個人必須生存下來,才會有一個值得擁有的未來。

在考慮採取哪些措施應對災難性的經濟衝擊時,除了以合理安全的速度儘快重啟經濟外,還有三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首先,保護國內的弱勢群體和國際社會的脆弱成員。新冠肺炎對所有人都是威脅。如何應對疫情是對我們的道德標準的一次檢驗。如果人們無法工作,確保每個人的基本經濟安全是絕對必要的。暫時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是一個明顯可取的選擇。

同樣重要的是,必須找到各種方式支持脆弱經濟體。有很多激進的可能性。其中之一是大規模發行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别提款權(SDR),高收入國家將其份額捐贈給一個信託,以幫助最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在危機期間暫停債務償付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不要造成破壞。最嚴重的傷害將來自徹底摧毀貿易體系。那將大大增加在危機結束後恢復全球繁榮的難度。

第三,拋棄陳腐政策。各國政府已經放棄舊的財政規則,這是正確的。各國央行也必須盡其所能。這意味著對政府進行貨幣融資。目前各國央行自稱,它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反轉,因而不算貨幣融資。如果這能幫助它們把這場戲演下去,那也不錯,即使它很可能不屬實。

在歐元區,他們呼籲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eurobond)。但重要的支持將不得不來自歐洲央行(ECB)。沒有其他選擇。沒人應該在意。管理後果的方式有多種。在如此深重的危機中,即使進行「直升機撒錢」可能也完全合情合理。

還有比這些更痛苦的選擇,就是潛在的獨裁者,將利用當前的緊急狀態來強化他們的鐵腕統治。與此同時,人們不得不暫時放棄部分自由。把握好這些痛苦的取捨,有賴於高度的信任和可信度,而這些都算不上當今民主國家的突出特徵。

但考驗就在眼前,無法應對這些挑戰的政府將面臨倒台的風險。產生此類政府的政治制度可能失去合法性,必須把握好接下來的幾步,一切有賴於我們這樣做。

引用來源:FT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