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銀行業能否助力抗疫?

銀行業能否助力抗疫?

編按:新冠肺炎衝擊經濟,各國政府紛紛出台,天價的刺激方案,要如何確保提供到最需要支持的企業或消費者,銀行被要求當「傳導機制」。當年被指控引發金融危機的銀行,現在被要求幫助分配巨額刺激資金。這給銀行一個重塑形象的機會,但也帶來新的聲譽風險。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在全球肆虐,使全球經濟近乎停擺,銀行家們再次行走在權力走廊。

銀行家們表示,這次氣氛不同了。為挽救全球經濟,使其免於崩潰。各國政府和央行提供大部分資金,銀行被要求充當「傳導機制」,確保讓最需要的企業和消費者獲得支持。

法國財長和央行行長現在與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首席執行官吳棣言(Frédéric Oudéa)表示,與2008年的不同之處在於,當時銀行被視為問題所在,如今所有人都知道問題是病毒,銀行是必須發揮功能的活動之一…。

銀行能否保持這種新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抵禦新冠疫情及其後續衝擊的能力。這進而取決於金融危機後的改革(銀行正大力遊說放鬆其中一些改革措施)是否使得金融體系強大到足以生存。銀行似乎已經通過了第一個考驗:一段短暫但明顯的市場混亂時期,而受到壓力的企業同時使用數千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一位政策制定者表示,如果危機發生在2007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波,全球銀行體系到現在已經會內爆。

巴克萊(Barclays)首席執行官傑斯•斯特利(Jes Staley)表示,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和顯示出的波動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他指出,一些資產類遭遇了重大價值破壞。然而,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體系還在正常運轉。他更補充,相當不尋常的是,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下,沒有看到更多資產管理公司倒閉。

他還表示,一場全面金融危機的潛在先兆尚未出現,例如某一隻共同基金不讓投資者贖回。斯特利指出,在開始看到一場真正的危機之前,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預料會發生的。

對銀行乃至整個金融體系韌性的真正考驗尚未到來。從航空公司到零售商,全球經濟很多行業的收入已近乎消失。許多企業和消費者將在債務上違約,給銀行帶來一連串痛苦的信貸損失,打擊銀行的盈利能力,並在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上留下一個大窟窿。與此同時,各國央行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為支持經濟而實行的超低利率,將給放貸業務的利潤帶來額外壓力。

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股票首席投資官羅曼•博舍爾(Romain Boscher)表示,世界的一切活動都暫停了下來,這不可能不在金融世界反映出來。銀行仍太大而不能倒,但也太至關重要而不能消失。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最近警告稱,美國銀行業(去年實現利潤1950億美元)未來12個月可能出現150億美元的虧損。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分析師表示,美歐銀行今明兩年的利潤將平均下滑30%。他們在最近發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提及,面對經濟活動減少、在更低水平保持更久的利率、缺乏彈性的成本以及貸款損失上升,銀行盈利的走向只能是單向的。

雖然面對這些不利因素,一些銀行高管仍表現出了信心。歐元區最大銀行桑坦德銀行(Santander)執行董事長安娜•博廷(Ana Botín)在一次金融服務會議上表示,該行今年的利潤可能只會下降5%,而且該行預計其資本水平或中期財務目標不會受到影響。博廷在已封城的馬德里通過視頻連線發表講話時承認,這些估計是基於出現「V型」衰退的假設,也就是經濟在遭受劇烈衝擊後迅速復甦,但強調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出現的前景。然而,一些銀行家稱,現在發表這樣的言論為時過早,幾乎是一廂情願。

另外,信貸損失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各國政府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與銀行業共同承擔風險。各國政府和央行推出了二戰以來未見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計劃,從央行支持的信貸機制,到貸款擔保和對某些行業(包括美國航空業)的紓困。一家瑞士銀行的高管表示,如果沒有這些不尋常的支持,銀行吸收虧損的資本緩衝「就像颶風中的一把雨傘」。

為英國政府提供諮詢的一位銀行家表示,已撥出3300億英鎊用於企業貸款擔保和一項商業票據融資安排,這些計劃都未經驗證。他特别警告說,貸款擔保將只適用於未來的貸款。這是針對新的資金,而不是針對所有那些我們已經發放的將會違約的貸款。

銀行高管們還警告稱,歐洲新的會計準則將迅速削弱資本緩衝,迫使銀行更早為不良貸款撥備,在企業和消費者需要現金的時候限制銀行的放貸能力,從而讓問題惡化。政策制定者對此表示同情,並已採取措施減輕新規帶來的衝擊。最近,美國監管機構同意減輕類似規則的影響。

但是放鬆監管將只會爭取時間。上述為英國政府提供諮詢的銀行家表示,如果世界搞得一團糟,所有這些政府干預都不起作用,那麼最終銀行將會遭殃。這將是一場經典的信貸損失危機,但規模前所未有

即使銀行能夠吸收損失,政策制定者採取的一些行動從長遠來看也會傷害該行業。儘管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最近的降息本意只是一項臨時措施,但2008年的危機表明,在直接的經濟衝擊過去後,央行可能很難加息。與此同時,投行第一季度交易收入激增很可能只會帶來短期提振。

新冠危機或許給了銀行一個重塑公眾形象的機會,但也帶來了新的聲譽風險。作為發放國家援助的傳導機制,銀行將被要求執行一項棘手的任務:決定哪些公司應該獲得財務援助,哪些公司無論有沒有病毒都會陷入掙扎,因此應該切斷聯繫,任由其自生自滅。一位政策制定者表示,「挑選贏家和輸家」可能會引發公眾和政界對銀行的長期反彈。

儘管許多零售業和消費者的借款人能獲得了「還款假期」,但有些人將永遠無法償還貸款,這可能會引發一波破產和收回房產的浪潮,對公眾的忍耐力構成考驗。

然而,銀行也面臨與其他企業一樣的巨大的後勤障礙,其四散的員工要麼在家工作要麼請病假。許多銀行選擇在印度設立呼叫中心,而印度的封城措施加大了處理洪水般湧來的客戶諮詢的難度。一些銀行不得不暫停重組努力,比如滙豐銀行。在兩個月前宣布要裁員3.5萬人後,該行上周表示,將暫停大部分裁員。已經居高不下的銀行營運成本只會繼續上升。

最重要的是,銀行和全球金融體系的生存取決於各國政府能否遏制這場公共衛生危機。

引用來源:FT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