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重新考量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

重新考量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

編按:據《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提到,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首先會想起的是2009年為了克服次貸危機和雷曼兄弟公司倒閉造成的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為了顯示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實施了4萬億財政政策解救中國經濟,也解救了世界經濟。

當年胡錦濤主席在出席匹斯堡G20峰會宣佈這項刺激經濟的宏觀政策時,與會的外國元首都紛紛讚揚中國領袖的英明和果斷。當然這項政策的實施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時過境遷人類面對當下的疫情,一方面要控制疫情進一步惡化,同時又要防止經濟大面積滑坡,都説一心不能二用,但現在各國的政治領袖不得不一心二用。

3月上旬各國央行紛紛出台刺激經濟的金融政策,降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直接給商業銀行投放鉅額資金,也就是量化寬鬆政策。但是,面對如此大面積的疫情,金融政策其實不起作用。首先10年前的量化寬鬆政策和低利息政策已經造成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要知道,無論央行給商業銀行發放多少流動性,在危機沒有過去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都不會冒風險給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最經不起大風大浪的不是大企業,而是中小企業,銀行規避風險也是理所當然。

3月下旬以後,各國政府似乎認識到金融刺激政策效果的局限性,開始考慮實施財政政策。教科書上的傳統財政政策通常是減稅和財政公共投資。可是疫情肆虐,凱恩斯式的財政投資政策也是遠水不解近渴。於是乎就有高人建議直接給家庭發錢來刺激需求。

他一直不明白的是疫情沒有過,政府發錢,可老百姓有可能失業、降薪,他們會去消費嗎?當然政府發錢,作為普羅大眾當然高興。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現在發錢,將來是要還的。誰來還?政府本身沒有錢,最後還是要老百姓來還。每次經濟危機都會有人出餿主意,所謂用直升飛機撒錢。

固然中央銀行掌握著印鈔機器,但那是央行的負債,如果哪個政府膽敢用直升飛機撒錢,那接下來的一幕就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又是割老百姓的韭菜。所以,老話説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不可能出在雞身上。至少對於中國來説,政府直接發錢刺激經濟應該有節制。

對於中國來説,當務之急是要救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不僅創造GDP(附加價值),而且創造就業機會。如果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了,那就像句老話所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只要對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的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是極其惡劣的。《商業銀行法》規定企業貸款必須有擔保,可是中小企業通常沒有足夠的資産作為擔保。大型國有企業有政府擔保,但中小民營企業沒有那個福分。

在日本有中小企業信用保障機構,這個機構為中小企業擔保,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資金難的問題。中國文化歷來重視老大,忽視老二老三。這些年中國政府的政策明確規定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既然政策向大型國有企業傾斜,那中小民營企業自然面臨困境。加上疫情,我相信不僅僅是服務行業,從事製造業的中小民營企業也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

好在負責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員,沒有像美國官員和政治家那樣頭腦發熱,到目前為止鉅額撒錢政策沒有出台,也不應該出台。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清楚看到中國社會的弱項,看病難。所以如果有錢的話,不是直接撒,而是應該多建幾十所幾百所醫院。中國的社保缺口極大,有錢的話,應該儘量用來填補社會保險的缺口。

治理社會和治理經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工程,不能靠口號,危機下喊口號有點像走夜路吹口哨,不解決問題。整天喊口號,唱高調的「專家」不把實際的問題説出來,結果是誤導政策的制定。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多,貧富分化大,又是雙軌制的國家,問題極其複雜,只做表面文章不解決問題,只會造成更大的混亂。重要的是搞清楚問題所在,分輕重緩急,制定全套政策,各個擊破。所以説疫情是考驗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智慧的試金石。

(本文作者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

版權: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引用來源:日經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