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外新聞 / 國外新聞 / 評估「數位人民幣」的衝擊

評估「數位人民幣」的衝擊

編按:據《工商社論》評估「數位人民幣」的衝擊,從大陸媒體的報導、以及官方內部文件,都提及數位人民幣可能挑戰既有的美元體系,顯然數位人民幣也會產生相當的外溢效果,特別是在進出口貿易的支付上,人民銀行顯然有將數位人民幣向海外推廣的企圖。我們應該仔細觀察數位人民幣的推廣進程,對大陸金融體系內外的衝擊做好相關因應的準備工作。

人民銀行4月下旬宣布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場景,對人民幣數字貨幣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中國即將搶先全球,由中央銀行正式推出具有法定貨幣性質的數位貨幣,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必然對大陸內部的金融體系帶來重大的衝擊。

人民銀行應該是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當中,最積極研究數位貨幣的中央銀行,前任行長周小川早在2014年,就責成人民銀行貨幣研究所啟動對數位貨幣的研究。過去幾年,中國一度熱炒比特幣、乙太幣等以區塊鏈技術為發行基礎的數字貨幣,以數字貨幣衍生出來的ICO等新創公司集資活動更引發泡沫,導致人民銀行下令關閉所有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將比特幣等炒作交易趕出中國,排除區塊鏈貨幣對於中國金融體系的干擾。

但人民銀行充分了解,能夠替代實體紙鈔的數字貨幣具有多面向的優點,對於由央行統一發行、建立在集中控管、而非區塊鏈「去中心化」形式的法定數位貨幣的研究,人民銀行一直領先全球各大央行,以專案名稱為「電子支付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DC/EP)持續進行技術研究,更從去年開始啟動實質測試。

根據官媒《新華網》的報導,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流通中貨幣(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已經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我們也看到去年從中國工商銀行流出的「數字貨幣錢包服務協議」、以及今年從中國農業銀行流出的手機APP介面,得知人民銀行的DCEP專案已經發展到面對終端消費者的階段了。

簡稱為「數位人民幣」的電子支付數字貨幣,樣貌已經相當清晰,如同現有的貨幣發行體系,數位人民幣仍然將會採取透過商業銀行發行的「雙層運營」模式,主要是要「替代M0貨幣」,而每一單位的數位人民幣雖然都有加密編碼,而且在央行集中控管的伺服器上完全可以追蹤每一單位數位人民幣的流向,但是在使用者層面則維持「可控匿名」。

顯然人民銀行推出數位人民幣,第一個目標是要逐步取代流通在外的現鈔(M0)。根據人民銀行的官方統計,目前流通在外的M0餘額超過人民幣83兆元,而農曆年前的資金需求高峰期更一度突破93兆元。如此龐大的流通現金,不論是在印刷、發行、運送、以及後續回收的行政成本都極為龐大,如果能夠將現鈔數位化,不只能夠大幅簡化行政成本,更可以免除在實體印刷、搬運、記帳過程中的舞弊與錯誤風險,達到央行貨幣管理效率的重大提升。

另外,習近平上任至今毫不鬆懈的打擊貪腐,藉由數字貨幣的發行,央行能掌握每一筆資金流向,將會帶來杜絕貪腐的立竿見影效應。如果未來所有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國營企業應收應付、甚至民間消費投資的金流都納入央行的數位貨幣系統監管,一向是貪腐與地下經濟藏汙納垢工具的現鈔,如果能完全被數字貨幣取代,就能達成杜絕貪腐與黑市交易的歷史任務。

更重要的是,數位人民幣本身就是最先進的電子支付系統,中國去年全年出口2兆4,984億美元,進口2兆769億美元,繼續領先美國,維持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的地位。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人民幣當然具備挑戰美元的成為主要支付工具的實力,如果人民幣能夠維持強勢幣值、達到自由兌換之後,又能鼓勵銀行與貿易商從傳統的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系統的匯兌交易平台,轉移到更為便利的數位人民幣電子交易平台,那麼人民幣藉著強大的貿易實力逐漸成為國際準備貨幣,當然有成功的機會。

人民銀行推出數位人民幣,將是金融系統的一個重大革命,而且大陸十餘億人口已經習慣使用手機二維掃碼的非現金交易,人民銀行推動數位人民幣、逐漸消滅現鈔的成功機率甚高。台灣與大陸的互動性高,每年數百萬台灣人往返大陸,更有高達四、五千億美元的貿易往來,台灣從企業到個人,很快就將受到數位人民幣的影響,央行與相關政府單位應該要密切注意數位人民幣的推動進程,及早就可能的衝擊做好準備工作。

引用來源:工商時報
國內新聞直播-TVBS

NHK NEWS LIVE

ABC NEWS LIVE

Bloomberg Global Financi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