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凱警告美國:即便冷戰期間也發生過兩場熱戰
大陸駐美國大使館網站20日公布崔天凱本月13日在布魯金斯學會透過視訊發表的演講全文。崔天凱說,當前,中美關係正在朝錯誤方向發展,令人警惕的是,有人蓄意將雙方推向對抗和衝突。
他指出,美國一些人如此沈迷於「冷戰」一詞,或許是認為他們曾贏得冷戰,但不應忘記世界為40多年冷戰付出的代價。如果中美關係的負面趨勢繼續發展,中國可能面臨更多困難和挑戰,但「新冷戰」的發起者也必須仔細掂量自己將付出的代價,以及給世界帶來的災禍。
崔天凱說,「『鐘為誰鳴』,將來會有算帳的一天。」
崔天凱稱,他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否定歷史,導致中美兩國關係沿著危險的道路滑下去。他強調中國融入國際體系不可避免為之帶來一些變化,國際體系也要相應作出調整,但中國無意對現有國際體系進行「革命」或自己創建全新體系,而是希望在融入、適應的同時,積極推動根據形勢變化進行相應改革。
他提出,「後疫情世界」建設為中美合作提供了難得良機。新形勢下,國際社會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對全球治理體系進行改革,特別是在公共衛生等社會領域。
崔天凱說,面對重要任務和嚴峻挑戰,中美應作出正確選擇,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礎上,不僅為構建「後疫情世界」新的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發揮積極作用,而且發展更穩定、更具前瞻性和更強有力的中美關係。
崔天凱強調,針對中美關係,近期,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曾發表長文,外長王毅也多次發表講話,中方已就此發出一系列清晰信號,重申中方堅定致力於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他說,「我們期待得到美方積極回應」。
他還澄清,北京並沒有在等待今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中方願隨時隨地與美國現任政府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最後表示,中美兩國社會各界應高度警惕任何試圖將中美關係推向對抗衝突的險惡圖謀,堅決防止「麥卡錫主義」回潮,積極擴大交往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儘快回歸正軌。
從冷戰升級到熱戰?
《BBC》報導指出,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近日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訪問中說,「很不幸,兩國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他對於南海和台海局勢表達了擔憂。
傅高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來解釋,他說,「一戰始於一件小事,並很快波及多個大國,儘管它們並未計劃參戰。」
90歲的傅高義依然寄望於美中接觸政策,他在去年與幾位西方的中國問題專家共同執筆《中國不是敵人》公開信,吸引百多位學者和智庫領袖簽署。外界對傅高義向《環球時報》的此番講話多有疑惑, 因為該報在西方自由界被稱為民族主義小報。
朱志群說,「傅先生應該是對當前形勢非常擔憂,發出如此警告,希望美中雙方要冷靜,不要刺激對方,從而引發戰爭。」他也認同近來美中兩軍在南海和台海的活動加劇,「插槍走火的可能性不斷增高。」
圍繞南海的主權爭端已持續數十年,近年來緊張局勢升級。北京提出「九段線」的領土主張,並在有領土爭議的區域填海造地、修建軍事設施、設立行政區等,引發周遭各國抗議。而在台南領域,美中兩國近幾個月來頻繁發生軍事活動,局勢緊張。
夏明說,武裝衝突有時並非彼此情願,可能因為戰略誤判導致,或因為恐懼而進入一種「安全的困境」。
他解釋說,「近期中美兩方的矛盾和衝突並非基於理性、務實,或是抱有良好意願去解決問題,而是大家借機羞辱對方而令危機升級。」他認為,雙方這樣做的目的都是挽救各自政權在病毒大流行和經濟衰弱面前的合法性危機。
吳強認為,中國在東海、台海以及南海領域與其他國家發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擁抱傳統帝國主義的心態,不承認現有國際規則。「這也是中美關係緊張的徵結所在,」他說。
來源:BBC、聯合報
引用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4795771?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