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疫後美國經濟將V型復甦 籲善用「拜登榮景」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疫苗問世將使情況改觀。目前不知哪一種候選疫苗終將勝出,也不知何時能普遍配發給大眾施打,但他預期到明年某時,疫情可望受到控制,屆時經濟可望強勁反彈。
克魯曼承認,這種看法並非當前的共識。大多數經濟預測師相當悲觀,預料美國經濟需費時多年,才會重返近似充分就業的水準。他們對疫情留下勞工失業、企業歇業的長期「傷疤」憂心忡忡。
上述悲觀預測有可能是對的,但克魯曼認為,許多分析師或許太拘泥於從2008年金融海嘯記取的教訓—— 就業低迷延續多年,經濟景氣從衰退深淵「V型復甦」的期待落空。
克魯曼當年即認為,金融海嘯後的經濟沉淪是不同類型的衰退,所以經濟復甦需漫長的時間。但現在,同樣的邏輯指向疫後復甦步調將會快很多——前提是疫情必須控制住。
2008年海嘯來襲後,是什麼阻力導致復甦牛步化?克魯曼指出,最明顯的原因,是房市泡沫爆裂使眾多家庭債台高築,資產負債表破大洞需時多年修補。
然而,這一回,在抗疫封鎖觸動經濟衰退之前,美國家庭債務已大減,淨值暫時受挫但迅速復原。而且,或許有大量積壓已久的需求蓄勢待發:有幸保住飯碗的美國人在隔離避疫期間努力儲蓄,累積了龐大的流動性資產。
基於這些觀察,克魯曼預期,一旦疫情平息,民眾安心外出消費,消費者支出將大爆發,一如1982年聯準會(Fed)調降利率後激勵支出暴增的情況。這意味明年上台執政的拜登,任內勢必迎來一波「美國迎春曉」式的經濟復甦。
克魯曼呼籲拜登善加利用疫後這波經濟繁榮,切勿沾沾自喜,而是應把握這個時機推動前瞻政策,確保短期榮景能延續為長期繁榮。有歷史可作借鏡:1982至1984年美國經濟雖迅速復甦,但在時任總統雷根1989年卸任時,一般美國勞工的所得,經通膨調整後,仍低於1979年的水準。
鑑於此,疫後美國經濟展望雖可樂觀期待,但克魯曼大聲疾呼,屆時更應把握機會大舉投資翻新美國破舊不堪的基礎設施、改善美國家庭(尤其是兒童)的生活條件;最重要的是,採取行動避免氣候變遷釀成大災難。
克魯曼的結論是,儘管美國短期烏雲罩頂,拜登政府若能以劍及履及的抗疫政策執行力,把美國從疫情深淵拯救出來,讓經濟步上復甦軌道,民主黨在2022年期中選舉可望獲選民肯定。他們應把握這個政治機會有一番大作為,不是只為自己著想,而是為美國和世界長遠的未來。
引用網址: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031044?ref=tab20201120